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廖亦武柏林“拷问”艾未未

石涛2015年9月3日

以 《中国底层访谈录》一书成名的作家廖亦武在柏林迎来新的访谈对象。不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与从前采访相比,这次的对话人物无疑最为知名—艾未未。

Deutschland Berliner Literaturfestival Ai Weiwei Liao Yiwu
图像来源: DW/Shitao Li

(德国之声中文网)夏末的柏林,两位可能是最为德国公众舆论所熟悉的中国文艺人物并肩出现在柏林爱乐乐团音乐厅。一边是流亡柏林四年的作家廖亦武,另一边是四年之后重新获得护照,并随即来到德国的艺术家艾未未。

两人此番相遇是本年度柏林文学节的特别环节之一,文学节主席乌尔里希·施莱伯尔(Ulrich Schreiber)对德国之声表示,自己得知艾未未来到德国后,便想到了这一主意。

周三(9月2日)晚间八点半左右,艾未未与廖亦武在约1500名现场观众面前亮相。虽然柏林文学节官方将这场活动称为"艾未未与廖亦武的对话"(Ai Weiwei und Liao Yiwu im Gespräch),但实际上是廖亦武提问,艾未未作答。

婉拒"第三者插足"

主办方原定由德国知名电视主播海尔勒斯(Wolfgang Herles)出任主持,但在活动开始前被艾未未和廖亦武婉拒,理由是他们更希望进行一场更为直接的对谈。

可能是由于缺乏一位专业主持的穿针引线,廖亦武和艾未未周三晚间的这场"问答会"并没有十分明显的主题。同时由于对话场地的音响设备调试问题和翻译的周折,许多在场的德国听众对于对话中较为复杂的内容都显得一知半解,甚至有些茫然。

但是,也许也同样因为没有第三方的介入,以及廖亦武略带醉意的提问(廖亦武习惯在登台前小酌几杯),反倒让两人的话题如天马行空,从"自由"、"反抗"、"恐惧"等哲学命题,到"新闻审查"、"难民"这样的现实政治无所不包。而全场气氛也随着话题的延伸时而深沉凝重,时而轻松(比如廖亦武提到艾未未是他所见过"脱裤子"最多的艺术家,而艾的回答"没有人是穿着裤子出生的"让全场笑声四起)。

“在一个不是法治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是不安全的"。图像来源: DW/Shitao Li

祖国,父亲,回忆

廖亦武在对话中首先以诺贝尔文学家得主赫塔·穆勒(Herta Müller)的对话集《我的祖国曾是一颗苹果核》为引子,谈到"祖国"的话题。艾未未则说,自己想到这两个字是脑海中出现的是"一根绳子,一滩水和一堵墙"。

艾未未随后谈到自己其实知之甚少的父亲艾青,谈到自己对于体制抹杀回忆的切身体验(他表示自己在2011年被秘密关押81天时曾试图依靠回忆填补真空,但最后发现,一周之后便再也找不到可以回忆的东西)。

作为作家,廖亦武本人的著作遭到中国严厉审查,最终不得不流亡国外继续写作,而艾未未认为,审查制度不断惩罚具有不同见解的人,"中国已经不具有真正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为能力的人,这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他同时表示,中国在国际化过程中所希望具备的竞争力和创造力,也由于审查制度的存在而无法实现。

有关"维权律师"争议

艾未未此番抵达德国后接受多家德语媒体采访,部分内容引发激烈反响,其中有关"大量维权律师被抓事件"的言论争议尤为突出。廖亦武显然对此也相当在意,特别提出相关问题,而艾未未则用了相当长的篇幅加以说明。

艾未未表示,自己当时的有关表述是一长段话中的一部分,整体意思包括多个层面。首先,"从客观看,从历史上,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的看,抓几个律师确实不算什么"。从1949年以来,中国历次政治运动都让无数人备受摧残,而且没有人会关心个人命运。

其次,中国经过30年的"资本主义化发展"后,尽管还称不上是法治社会,但一些基本法律已经存在。"以前枪毙一个人仅凭一个会议就能决定,现在已经有相应的法律程序,但问题是这些程序并不一定得到遵守。"艾未未在做出以上表示时特别强调,自己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中国当局抓捕律师具备法律基础。

艾未未同时承认,包括自己在内的民间呼吁都非常无力,"极权政治最大的特征就是让个人遭遇'无力感',让人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维权律师遭到打压本身并不是一件令人感到惊讶的事情。因为作为一名维权律师,在一个法治仍不健全的社会进行维权活动,就有被抓捕的可能,"不但从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也会是这样。"

即便是自己如果回到中国后,同样面临被抓的可能性,"在一个不是法治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是不安全的"。

对于中国的不安全,曾因写作悼念六四亡灵被判刑四年,此后又长期混迹于中国社会底层的廖亦武显然深有体会。他用监狱里学来的洞箫与德国乐者演奏一曲《呼吸秋千》(灵感来自赫塔穆勒同名著作)作为尾声,结束了这场对话。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