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张悦然德国朗诵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2009年9月30日

中国是本届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虽然距书展开幕还有两周的时间,但书展开幕前,每逢有中国作家参与的研讨活动都能引起德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上周,被誉为中国新生代文学创作领军人物的作家张悦然在波恩举行了文学朗诵会,同德国读者见面。活动主持人科隆大学的汉学教授托马斯·齐莫尔一开场就表示,"张悦然是一位超脱于实际年龄的成熟作家。"

张悦然在波恩接受德国之声采访图像来源: DW

坐在波恩有巴洛克风格的帕波尔斯多夫宫殿的庭院中,眼前的张悦然的确多了一份沉稳。在她身上你似乎捕捉不到"80后"作家的张扬。从14岁开始写作到今天,她获得过很多奖项,出版了《十爱》、《樱桃之远》等作品。张悦然说,"写了这么多年的书,如今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写作了。"

朗诵会后一名听众请她签名图像来源: DW

她说:“很多中国作家受到出版商和市场的影响,他们很难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写书。比如,他们会觉得应该是一年出一本书,那出版商肯定觉得越快越好。但是我觉一个作家如果你连出版的速度和写作的节奏都不能掌握的话,我觉得一个作家该有他最基本的尊严-也就是我可以决定什么时候让我的作品问世。”

在写完长篇小说《誓鸟》之后,张悦然很庆幸自己摆脱了那样的生活。在汉学家托马斯·齐莫尔的开篇致辞之后,这位娇小的美女作家平静而又充满感情的朗诵了她的作品《誓鸟》中《贝壳记》的片段:

"......春迟将贝壳托在掌心里。上面的花纹与手心的线络重叠,绞缠在一起。她将嘴唇凑到贝壳旁边,对着它轻轻的呢喃。它就发出轻轻的回应。它栖息在她手中是被她驯服的动物。我躲在屏风后面,听她对着它说话。那轻柔的耳语总是令我着迷,就像一种粘稠的、湿漉漉的空气......"

张悦然主编的丛刊《鲤》

小说《誓鸟》中的人物对待爱情和事物都十分执着,而这样的执着或许已经超越了现实本身赋予生活的范畴。提起这部书的创作灵感张悦然回忆说:"这部书可能就是对我在新加坡留学四年生活记忆的一个总结。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2006年在印尼发生的那场海啸。当时很多岛屿沉没,还有一些岛屿被毁坏。那里完全变成了废墟,死了很多人。海啸三个月后,我因为特别想看到当地人重建家园的情境就跑去了那里。之后写下了这本书。"

汉学家托马斯·齐莫尔教授认为,"在张悦然的一些作品中读到的不只是对爱情的描述和对失恋后痛苦的描写,而是在她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新时代的精神。与这个时期的其他中国青年作家比较,张悦然的作品相对成熟,在作品中也融入自己的风格。可以看得出她很喜欢思考,尤其注重运用语言。就像我刚才在报告中提到的,如果与韩寒和郭敬明比较,张悦然的创作是看了之后会让人去思考的作品。”

当年出道时的张悦然图像来源: Zhang Yueran

与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活动的中国异议作家不同,张悦然的作品不涉及政治,没有感受过来自新闻出版机构的压力,也没有被列入所谓的"黑名单"。在西方人眼中,这位"80后"的新生代作家代表了中国新文化时代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张悦然关注的不仅仅是作品的话题性,而是希望能回归到文学本身。她觉得书展就为她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我觉得了解外边的世界和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学很重要。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了解我们这一代作家都在写些什么。我始终觉得,文学不是赶时髦的东西,可是你要了解你现在所处的世界的其他人在写什么,在关心和思考什么。”

图像来源: DW

张悦然表示很喜欢德国,喜欢波恩,她希望下一次能带着被译成德语的《誓鸟》再来波恩。据德语媒体的相关报道,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将于10月14日拉开帷幕,届时围绕主宾国中国展开的作家及文学作品研讨会多达80余场。

作者:严严

责编:叶宣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