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生跨越性别
2014年5月17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我到底是男是女?泽弗里德(Liisa Seefried)很早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在内心,这个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清晰——但是外表的成长和心里的感受并不相符。因为泽弗里德的生理性别是男性。至少最初在出生证明上是这样的。直到45岁的时候她才鼓起勇气公开说出“我觉得自己是个女人”这句话。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她表示,周围的人都很开明,对她的出柜都表示理解。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变性人的性别认同之路都像泽弗里德这么简单。
护照上填写的性别或者是出生的时候被指定了某个性别,但是却感到该性别是对他们的错误或不完整描述的群体里,很多人在自我定位时选择的词汇是“跨性别者”或者是“变性人”。这些人觉得,他们生在了错误的身体里,对自己出生时被指定的性别感到无法认同。德国到底有多少跨性别者目前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德国变性人和双性人协会的梅斯(Patricia Metzer)估计,德国有2到8万人都是跨性别者:“跨性别者只有在他们说:‘我必须让我的外表和内心产生一致’的时候人们才能看得到。”变性法招致批评
跨性别者要根据德国变性法的规定才能正式变更性别。该法律规定,只有满足了某种条件,一个男性才被允许成为女性或者一位女性成为男性。这项法律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生效。不过在递交到联邦宪法法院的控告中,如反对改名字需要变性这项规定的控告多次得到了胜诉。2011年联邦宪法法院取消了这项法规。人们现在可以在没有接受变性手术的情况下,就可以更改自己原来具有男性/女性特征的名字。
不过对变性法的批评和不满的声音并没有就销声匿迹。许多心理医生和自助组织都认为,这项法规已经不合时宜。梅斯表示:“如果在当事人与专家见面并向其表述我是个男人或者女人之后就可以改动身份文件,事情就更简单了。”不过现在这套程序的操作并不简便。希望正式更改性别的人必须先接受治疗,并且提交两份心理评估。许多人认为这个程序带有歧视色彩,因为他们必须要为自己是男人或女人而进行表明和辩白。作为一个自助小组组长,泽弗里德深知,跨性别者的出柜之路并不平坦。他们的压力很大。他们的生活伴侣感到受到了冒犯,孩子的不理解。父母或者同事的不接受……
因此波恩心理专家布鲁尔(Bernhard Breuer)认为,变性法中应该增加一条心理支持的规定:“他们并不只是因为需要心理评估才来到这儿的。很多人来寻求医生的帮助处理发生的一些问题:比如我怎么和家人坦白;出柜之后如果出现了反对和敌意,怎样作出应对等等。”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Stiftung)公布的一份调研显示,德国对同性恋的宽容度有所增加。可是社会对跨性别者的态度目前还不并不十分清晰。梅斯的经验是,宽容总是一种个人的态度。她知道一些积极的例子,一些人出柜之后,公司的老板和同事的反应都很正面。但是也有霸凌及遭到歧视的情况。德国变性人和双性人协会的梅斯介绍说:“德国一家大银行的工作人员宣布出柜后,被迫在地下室工作,被远离顾客。” 梅斯补充道,当然这位遭到歧视的员工可以诉诸法律,但这并不能让公司负责人的态度变得更加宽容。除了恐同症之外,社会上还存在着恐惧跨性别者症。
由于担心在工作场所或者是家人或朋友圈中遭到排斥,许多变性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泽弗里德表示:“这种恐惧迫使你总是在‘演戏’。”最终,她终于受够了这种分裂的状态,做出要“表里如一”的决定。她的工作是互联网开发工程师。泽弗里德笑着说,出柜后一个客户都没有失去。现在,泽弗里德只想平平淡淡的做一个女人。
作者:Vera Kern 编译:文木
责编:张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