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往昔与今朝——德国联邦国防军成立70周年

Nina Werkhäuser
2025年11月12日

德国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成立于1955年11月12日。这一决定当时引发争议,因为距离二战结束刚刚过去十年。如今,人们期望德国联邦国防军在欧洲发挥领导作用。

时任国防部长布兰克、总理阿登纳视察军队
时任国防部长布兰克、总理阿登纳1956年1月20日到莱茵河畔安德纳赫视察首批联邦国防军志愿兵图像来源: 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1945年,几乎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十年后德国会再次拥有一支军队。纳粹德国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沦为被占区,国防军也被解散。战胜国——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彻底推动德国的非军事化,以杜绝德国再次发动战争。

然而,战后不久,战胜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并造成德国的分裂。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西方盟国开始积极备战,以应对苏联可能在欧洲发动的进攻。他们担心,两德之间的边界会成为此类袭击的地点。

德国军队作为抵御苏联的排头兵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任总理阿登纳也对此忧心忡忡。这位基民盟人士在1950年10月警告说,“一旦苏联发动侵略战争,我们将首当其冲,冷战会全面袭来。”

鉴于这一威胁,阿登纳要求西方盟国增援占领军。而西方盟国则要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自身也为国防做出贡献。这引发了关于重新武装的辩论,阿登纳对此进行了坚定的推进。

对于这位来自莱茵兰的天主教徒而言,尽管他本人对军事并无好感,但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在他看来,推动国防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重新融入西方国家共同体的一种途径。阿登纳希望在外交政策上重新获得自由空间。

反对重新武装的抗议:“我不接受!”

纳粹独裁仅仅结束几年后就重新武装德国的计划激怒了许多德国人。当时在野的社民党对此提出了尖锐批评,指责阿登纳利用人们“对东方的恐惧”。此外,他们认为重新武装将让德国的分裂板上钉钉。

民众中也出现了抵制的声音。在“我不接受!”的口号下,愤怒的民众举行示威游行,反对重新武装,其中不乏装着假肢或拄着拐杖的退伍军人或老兵。

1955年11月12日,联邦国防军成立,国防部长布兰克向首批志愿兵颁发委任状图像来源: akg-images/picture alliance

但阿登纳最终取得了胜利:《巴黎协定》的签署以及德国于1955年5月6日加入北约为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成立铺平了道路。 1955年11月12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任国防部长、基民盟政治家西奥多·布兰克(Theodor Blank)在波恩的一个兵营向首批101名志愿兵——其中许多人身着便服——颁发了委任状。

“德国人从来都不是和平主义者,”波茨坦大学军事历史学家松克·奈策尔(Sönke Neitzel)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总结道,“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反对重新武装,但大多数人是支持的。随后,阿登纳在1957年的联邦议院选举中以绝对多数获胜。如果德国人真的担心重新武装和实行征兵制(该制度于1957年4月1日生效),他们就不会选出阿登纳了。”

时任总理阿登纳1956年1月20日访问刚刚成立的联邦国防军在莱茵河畔安德纳赫的军营图像来源: Alfred Hennig/dpa/picture alliance

士兵作为“身着军装的公民”

为了防止联邦国防军沦为“国中之国”,它被紧密地融入了议会民主制的控制机制之中。最高指挥权掌握在国防部长手中,也就是文职人员手中。

士兵作为“身着军装的公民”受良知约束——这与盲目服从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希望在民主制度下,武装部队服从于政治优先原则,”国防部长布兰克强调说。

尽管政治和社会方向是全新的,联邦国防军在人员构成上仍然存在延续性:一部分军官曾服役于纳粹德国的国防军。一些有必要军事经验的人员则不能被招募。不过,波茨坦大学军事历史学家奈策尔说,最后还是让这些人为共和国服务。“这一代国防军士兵忠诚地为共和国服务,”他说,“联邦国防军从未对民主构成过威胁。”

如果战争来袭 北约准备好了吗?

28:1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冷战时期:近五十万士兵

冷战期间,德国联邦国防军与北约体系紧密融合。其任务纯粹是防御性的:在遭受攻击时保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兵力达到顶峰,拥有49.5万名士兵。

随着东西方冲突的结束,德国联邦国防军面临着新的现实:两德统一后,东德人民军(NVA)解散,其约9万名士兵并入德国联邦国防军。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永久融入了德国联邦国防军。

德国士兵成为海外机动干预部队

由于德国周边都是盟友国家,国防和联盟防御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德国联邦国防军规模因此逐渐缩减,兵力降至20万人以下。

之后,德国国防军将重心转移到北约领土以外,参加所谓“境外”部署。联邦宪法法院于1994年宣布此类部署合法。因此,德国士兵在多个大洲担任“维和部队”的角色。其中最昂贵、代价最高的部署是在阿富汗(2001-2021年),共有59名德国士兵在那里丧生。

这一新方向的后果是:缩减规模的全志愿兵役制联邦国防军实际上已无力承担国家和联盟防御任务。“他们显然没有深思熟虑,”军事历史学家奈策尔说道。 “这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政治家们没有提供必要的财政资源。不断削减军队规模是一项政治决策,最终导致2011年暂停征兵制。这意味着联邦国防军只能专注于核心能力。”

德国应有一支多强的军队?

01:3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联邦国防军享有极高的公众声望

这种情况直到2022年俄罗斯大规模入侵乌克兰后才开始改变:自那时起,政界人士开始投入巨资为国防军购置现代化武器和更先进的装备。根据总理梅尔茨(又译默茨)的计划,德国国防军的目标是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常规军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迫切需要更多人员,因此,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引发了激烈的辩论。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联邦国防军如今依然享有强大的公众支持。据军事历史与德国武装部队社会科学中心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在联邦国防军成立70周年之际,超过80%的德国人对其持积极态度。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军队不堪一击?

07:31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