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微软从容舍弃“自由”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5年6月14日

互联网领域,巨头如古格尔和微软们为了商业利益,也频频折腰让步。要进入中国市场,就要服从那里的“正常条件”,就要为当地的新闻检查推波助澜。

MSN走遍天下,却要遵守当地的游戏规则

如果有人认为,在博客天地里可以纵横驰骋,无话不谈,绕过新闻检查的界限,那么,他是有些异想天开了,至少使用微软MSN 软件的博客写下如“民主”的字样,网上便会跳出一句警言:此项包含禁止的语言。请从此项删除禁止语言。不仅博客不能写“民主”,也不能触及“自由”、“人权”,这些概念出现在博客的标题里,便一律禁止,但它们可以作为正文的内容。

周一(6月13日),微软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宋恩(Sohn)在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承认,以上对语言采取的过滤措施是针对MSN Space的,在这方面,微软同中方合作伙伴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这两家公司的合作开始于今年5月。作为第一家国外公司,微软获得了开办旨在整合通讯、信息和内容服务综合门户网站的许可证。5月26 日,该门户网站启动。此前已投入使用的MSN Space是这一门户网站的服务项目之一,它提供免费的博客空间。微软称,目前使用MSN Space的中国博客已达500万。

鉴于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巨大潜力,微软在中国业务中采取主动让步政策:同意中国新闻检查部门插手微软博客领域,是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正常条件”而得到微软公司认可的。宋恩说,微软针对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规定,这些规定充分考虑了公司的商业利益。“即便是使用过滤手段,我们微软还是在帮助人们进行交流、交换文件和图片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正是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最关键的。”

以商业利益作为根本考虑的互联网公司并不是微软一家。Google的操作方式也是大相径庭,殊途同归,在中文 Google搜索网站里,你别想找到台湾、法轮功或西藏独立运动等的有关网址,Google会告诉你,“搜索没有结果。”

中国的网民已接近1亿,继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中国政府支持和推进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尤其在经济界和文教领域。但北京不愿互联网私人用户接触所谓的网内反动宣传,触犯禁令者,后果严重,至少54人已是前车之鉴,他们因在网内散布“反动言论”而遭监禁。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