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企业大规模迁往东欧和中国-西水东流万岁?

平心2008年2月8日

数字是惊人的:近五分之一的德国企业在迁往外国;目的地中,中国仅次于12个新欧盟国家,占第二位。然而,这两年企业外流的趋势有所减弱。不错,这些年的总趋势是“西水东流”,但是,“西水东流”会“万岁”吗?将来德国和西方将只剩下政府机构和商店吗?德国之声记者综合报导与分析如下。

奥迪的新天地在东方的北京图像来源: DW/Qi Li

企业向境外大迁移-然而这两年势头有所减弱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月7日公布,有约14%的德国企业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已把他们的账务或者一部分生产能力迁移到外国去,4%的企业打算在2009年底之前做这件事。

约60%的搬迁企业把他们的企业迁往12个新欧盟国家;36%迁往中国;30%迁往15个欧盟老国家。由于有近40%的企业同时迁往几个国家,所以比例总数加起来不是100%。德新社的报导标题叫“德国企业首选欧盟新国家”。但实际上,作为单一国家的中国能吸引36%的搬迁企业,仅次于12个新欧盟国家的总和,还多于老欧盟国家的总和,才是这些数字中最惊人 的。

就领域而言,工业企业迁往外国的最多,26%的工业企业采取了迁往国外的行动,高技术领域工业企业采取迁往国外行动的比例甚至高达33%。其它经济领域已迁往或即将迁往外国的企业比例只占9%。但其中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如企业咨询)则相当突出,这个领域有19%的企业至少已局部迁往国外。

然而,同样对企业外移趋势进行调查的福劳恩霍弗体制与革新研究所的金克尔先生对法新社说,在2004至2006年间,德国企业迁往境外的势头“明显减弱”了。迁往境外的第一个高潮是在90年代末发生的,第二个高潮发生在2001至2003年间。

工作岗位的流失

联邦统计局称,通过这些搬迁行为,德国在2001至2006年期间共抹去了18万8千个工作岗位。但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在德国创造了10万5千多个新的工作岗位。本次统计工作,联邦统计局共询问了员工在100人以上的约2万家企业。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德国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过程。煤矿和其它矿业的关闭是第一拨,后来牵涉到其它重工业和纺织工业,最近这些年来更是几乎涉及到了全面。据福劳恩霍弗研究所两年前的一份报告,1991年时,德国纺织业还有28万个工作岗位,2004年只剩下了9万5千个岗位,减少了65.6%;建筑业1991年时的工作岗位还有190万个,2004年只剩下78万,减少了58%;冶金业1991年时有48万工作岗位,2004年只剩下25万,减少了47%;德国的王牌行业机械制造情况也不是很好,1991年时还有160万员工,2004年只剩下95万人,减少了39%。

工资成本的优势:全球化的要点

据联邦统计局的这个调查,(全部和局部)迁往境外的企业中,有73%表示,通过迁移境外,他们的竞争地位有了改善。这些企业中67%称境外的低工资是企业迁往境外的重要好处。55%说这样做能更好地接近新市场。作为迁移的坏处,有14%的企业指出,运输和物流费用增加了。

显然,德国企业迁往其它国家,虽然也有当地市场这个因素在里面,但最重要的因素恐怕还是工资成本。这个问题在最近德国波鸿的诺基亚厂迁往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的过程中一下子变得很尖锐。罗马尼亚的平均月净工资是320欧元,而德国在2000欧元以上,这个差距不是一点点。

据福劳恩霍弗研究所的上述报告,在2005、2006年时,东欧国家加工业中的小时工资为3至9欧元,而德国在27至31欧元之间。欧宝汽车集团在波兰新建的厂,那里的一名经过培训的装配工每周工作40小时,月毛工资为700欧元。波鸿欧宝厂这样的装配工每周工作35小时,月毛工资为2900欧元。

不光是工资成本,还有整个人工成本和其它附加成本的问题。联邦统计局这个报告也提到了德国企业把账务移到境外去。福劳恩霍弗研究所那个报告里更是具体举了几个例子:汉莎航空公司把它的账拿到波兰克拉考去做了;德意志银行把它电子进出账的一部分移到了印度去;英飞凌把账务工作移往了葡萄牙。

西水东流万岁?

德国企业和工作岗位东流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观察。

一个问题是,德国企业所流向的目的地本身也在变化中,尤其在工资成本方面。中国是德国企业当前流往的最大目的国,但中国工资成本的变化也是最快的。据中国媒体报导,当前中国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普遍在800至1200元之间,但增长很快,据调查,今年将再涨8%,高于亚洲地区7.3%和全球5.9%的预计增长率。

钱江晚报一篇报导说,广州一家摩托车厂招车工,月薪是1200-1800元。已相当不低了,而杭州一家毛纺厂招挡车工,月薪达1400-2200元,还提供食宿。长三角地区农民工月薪在2000元以上的已达9.8%。新京报一篇报导说,在北京参加奥运场馆建设的农民工,平均工资约2500元,最高可达5000元,比许多白领还高。德国之声日前已经报导过,台湾企业在加速撤离中国大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工人的工资涨得“太快”了。

那么,中国会长期地继续吸引德国和西方国家企业吗?东欧国家现在工资已经大大高于中国,它们的吸引力又能保持多久?

全球化是个不断流动的过程。现在台湾许多企业不顾语言等方面的障碍开始从中国撤往越南等地,就是一个证明。但是,就象10年前人们说中国的那样,不光是劳动力价格问题,还有劳动力质量问题。随着中国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再加上中国地区发展的的不均衡,中国的吸引力还会保持几十年。东欧也至少还能保持十几年的吸引力。但是,在这几十年中,也会有新的地方更吸引世界企业,有往其它方向的流动;同时,就象这两年德国企业放慢迁出速度所显示的:德国和西方老牌工业国最终也会有所保留,尤其在全球劳动力价格和其它成本都在上扬,而东方上扬速度更快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近距离会发挥更大作用。阻留许多企业的全部迁出。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德国高技术领域企业迁往国外的还特别的多。这表明,全球化已经改变了一开始那种轨迹:不仅是体力劳动国际化,脑力劳动也在国际化。这对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来说无疑是个更严重的挑战。

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工业国教育和科技发展得也很快,而他们的“高级劳动力”价格与西方“高级劳动力”相比价格的差距可能更大,导致了全球化的“领域全面化”。这个趋势也将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与体力劳动力相比持续的时间更长都是可能的。

还有许多因素,比如中国货币的升值速度将来是否会快于欧元,运输价格的涨幅是否过大。这些都会增加全球化从“西水东流”变成“全面环流”、“哪顺哪流”、“有流有留”的趋势。每一个国家,无论是德国还是中国或是美国,都必须不断地去适应新的形势,永远地改革变迁,永远处于结构思考和结构改造过程中。

当然,“西水东流”还是目前的主流,在相当长时间里也还会是。虽然“万岁”是不可能的。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