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研究在中国的“全球采购”
2004年1月29日在90年代初,德中经济关系开始解冻后,中国热一度席卷德国企业界。记者当时一年内参加了5个德国会议公司举办的中国研讨会,研讨的主要是中国的投资环境。当时中国中央和各地组织来德国招商的活动也是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直到人们有些厌倦了。与会者少了。于是人们说,跟中国的经济关系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的经济持续不景气,而中国经济却保持增长,中国热再次热遍德国企业界。于是,蛰伏已久的中国问题讨论会又多了起来。与90年代初的中国研讨会热的区别主要反映在题目的选择上。人们开始探讨更细致的问题。2月,将在科隆举办一个关于中国媒体市场的研讨会。1月,同样在科隆,推出了这么一个关于在中国进行“全球采购”的会议。
“全球采购”(Global Sourcing)是个时髦的词,但这个东西并不新鲜。许多德国公司早就开始实践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来料来样加工”的概念,就是从受方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众所周知,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了“世界工厂”。不仅西方国家市场上大量的便宜货来自中国,许多西方名牌产品的零配件、初级产品也是中国制造的。
会议组织者-柏林marcusevans公司的舒尔茨先生对记者说,本次会议是这个领域中国问题研讨会的第一个。也就是说,人们做了好多年这件事,但还没有机会就此交流经验。当然,这个领域也还远远没有足够地开发。
舒尔茨先生介绍说,他这家会议公司每年举办很多会议,但中国问题研讨会对他们来说还是第一次。跟以往一样,这个会议题目是经过市场调查,询问企业意见挑选出来的。与会者大多是德国知名的企业,也有远道从瑞士和奥地利(比如著名的奥钢联)赶来的。他的公司对与会者之多、层次之高感到满意。今后还要更多地组织关于中国经济的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企业有两种,一是已经在中国立足多年的大企业,比如博施公司、汉莎航空公司、西门子公司、SMS德马克公司等,他们已经在中国采购多年。这些公司派代表来参加会议,主要是为了交流经验,把在中国的定做与采购工作做得更好。二是还缺乏中国市场经验的德国企业,大半来自机械制造业,他们长年来坚持一切德国制造,但现在顶不住了,德国成本太高,他们可以说是被迫走上“全球采购”的道路。他们也许还没有决定到哪里去采购。中国虽然是众所周知的好地方,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选择对象还有东欧,印度等。他们参加这个会议,多半是为了“比较”。
还有“德国制造”吗?
第一天会议的主持人、来自莱比锡的“中国咨询公司”总经理拉特女士说,最近德国企业界在热烈地讨论“欧盟制造”或“德国制造”的品牌问题。然而,前几天的德国商报的一篇文章题目却是:“德国制造只是外表”。文章指出,德国汽车所用的零配件74%是从国外购入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保时捷车坚持80%以上零配件采用德国产品。但无论如何,产品组成部分的国际化是大势所在。德国工业的中坚之一-德国机械制造业实际上也早就顶不住了。灵活一些的已经走向了国际,尤其是走向中国。“顽固”一些的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舒尔茨先生透露,在会前与会下跟企业接触时听到一些议论,机械界的一些企业代表认为,产品质量方面,印度比中国的好。中国在供货时间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当然,德国在中国的外国商会的发言人介绍的是另一方面,也就是说,中国产品的质量绝不能一概而论,有很多还是相当不错的。
舒尔茨先生根据他跟企业的接触说,尤其在机械工业界,有一种说法,即小产品的“国际采购”应该往东欧走,而往中国走的应该是长线的东西。拉特女士在她自己的发言里谈德国人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区别时也指出,两者之间一个很大区别是,德国人谈判追求的是简短,很快有结果。而中国人谈判则往往长时间没有结果。
除了交流经验,德国企业对在中国开展“全球采购”的框架条件自然也很感兴趣,比如有关的法律问题,战略问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等,这些是第一天报告的主要内容。第二天才是经验交流。
与会的也有来自商业界的,比如格罗布斯自选商场控股公司的代表。拉特女士说,她也给与会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不要光是在中国定制初级产品或购买廉价产品,是否也可以往“跟中国企业共同在德国推出中国名牌”这个方向去想一想呢?与会者似乎对这个问题还感到有些突然。然而,这何尝不是中国经济界应该主动跟德国经济界携手去操作的下一个研讨会的好题目呢?
(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