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吸引中国护理是双赢

2014年1月24日

德国目前紧缺数千名医疗护理人员。一个试验性项目准备在今年年底之前吸引150名来自中国的护理人员到德国工作。参与该项目的巴赫曼-格尔女士向德国之声讲述了他和中国护理人员接触的经验。

Elke Bachmann-Görl
巴赫曼-格尔(Bachmann-Görl)女士图像来源: Curanum

德国之声:巴赫曼-格尔女士,来自中国的护理人员比东欧的更加优秀吗?

巴赫曼-格尔(Bachmann-Görl):不能这么说。我们在和来自匈牙利、西班牙以及捷克的护理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有这些国家的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一个非常糟糕的事情是,来自欧洲的护理人员经常就自己回国了。而这些在目前的(中国)项目中不会发生,所以我们也非常看好它。

德国之声:也就是说您只关心地理上的距离?

巴赫曼-格尔:不是,我关心的是中国这个国家,那里的人民以及那里的气氛。所以我自己也曾前往中国,用我的方式了解它。中国人尊重老年人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这对于我们的项目来说也是一个额外加分的地方。与欧洲的护理人员不同,中国人对此事的态度和积极性都完全不同。当然,我说的也不是适用于每一个人。

德国之声:中国专业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和欧洲人一样吗?

巴赫曼-格尔:这是和德国劳工局海外工作介绍中心商量好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对工资待遇制定了规定,并且完全合情合理,可以和德国人的工资相比较。

德国之声:您在挑选中国护理人员的时候有怎样的标准呢?

巴赫曼-格尔:我们之前就会与合作护校作出选择,保证被挑选出来的人在业务上全部合格。这些人都是学士毕业,其实学历和德国的情况相比都有些太高了。在国外,几乎没有老年人护理工这个工种。他们几乎总是得依靠护士或者大学生。此外,我们挑选的人还都必须具备实践经验和语言能力。我想认识这些年轻人。我想知道他们是怎样面对文化差异以及远在他乡的处境的。

德国之声:你亲自检查他们的德语水平吗?

巴赫曼-格尔:我们会收到来自歌德学院颁发的B1语言水平证书。但我想在对话的过程中了解他们是否能够进行简单的交谈。我如果说和护理有关的事情他们会怎么反应?他们说的只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句子吗?还是已经能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给予解答。

德国之声:那到现在为止顺利吗?

巴赫曼-格尔:难以置信的顺利。中国人的语言能力比我目前为止所接触的欧洲其他国家人的能力要高得多。尽管如此,他们到了德国后还是会参加一个语言强化班进行学习。

德国之声:您如何检验他们的专业能力呢?

巴赫曼-格尔:这是各个州地方政府的事情。

德国之声:另外,每一名护理人员还必须参与为期八个月的跨文化学习培训班,进展顺利吗?

巴赫曼-格尔:这是已经在中国就开始的事情了。尤其是语言强化培训。我们的想法是,希望学员们能在3到最多6个月后拿到职业资格认证。也就是说,我们先让一个外部机构帮我们进行社会融入方面的培训,然后是语言强化培训以及护理业务培训。在此,学员们会集中学习专业知识,为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做好准备。之后他们就可以在德国从事护理职业了。

德国之声:这些护理人员在德国能待多久呢?

巴赫曼-格尔:他们先会得到一个5年的居留许可。随后,如果他们愿意,可以获得德国的永久居住权。

德国之声:截止到今年年底,将会有150名中国护理人员来到德国。除了他们以外,还会有其他人吗?

巴赫曼-格尔:在中国,潜在的人选有很多。但是我们必须找到足够对此项目感兴趣的雇主。这也要看他们融入德国社会的情况如何。第一批5人来到后,我们还很难估计人们对这个项目的兴趣会有多大。目前,这几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情况非常好,护理对象对他们的反应也非常不错,因为他们会用真心,毫无拘束的跟人们接触。

德国之声:中国自己难道没有缺少医疗护理人员的问题吗?

巴赫曼-格尔:到目前还没有。因为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还比较年轻。人们预计,中国在10至15年的时间里,也会修建大批养老机构。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它们也愿意让人在德国积累专业知识。我觉得,我们完全有理由从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中国专业人士上获益,如果他们随后想留在德国,这绝对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采访对象简介:巴赫曼-格尔(Bachmann-Görl)是Curanum公司的人事部主任。该公司在德国经营着多家养老院,并参与了从中国引进护理专业人员的试验性项目。她本人曾亲自前往中国挑选护理人员。

采访记者:Christian Ignatzi 编译:任琛

责编:文木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