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哈尔茨”十岁了

2012年8月16日

整整十年前,当时的德国大众汽车经理,同时也身兼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顾问的哈尔茨(Peter Hartz)递交了一份减少失业率的报告。而这份报告直接引发了德国几十年来最激烈,最受争议的一次社会福利体制的变革。

Fotolia 2488261 jobsuche © phecsone - Fotolia.com
就业政策改革是德国抵御风险的法宝图像来源: Fotolia/phecsone

(德国之声中文网)有些人将哈尔茨四号称为就业市场最成功的一次改革,而另一些人则指出哈尔茨四号对于当事者来说意味着他们需要面对怀疑、监控和骚扰。十年前的8月16日,哈尔茨委员会受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委托,向世人展示了他们为现代劳动力市场政策规划的蓝图。施罗德当时表示:"会竭尽全力,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调控措施,确保这些建议能够真正的在社会各层得以实施。"

哈尔茨本人后来因为涉嫌贿赂、嫖娼而接受检查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当专家们推出哈尔茨报告时,德国有400万待业人口。而今天这一数字是280万。创始人哈尔茨十年前曾经表示:"我们不会轻易的就能够奇迹般的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而是要怀着蚂蚁搬家的精神逐步奉行相关政策。一个接着一个的创造就业岗位,专注我们那些有竞争优势和市场实力的产品和服务。为了实现这些,我们需要资源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

"2010议程"铺垫抵抗危机体制

这些建议随后被附上了哈尔茨1号至4号这样的名字,它们同时也是当时德国红绿政府2010议程(Agenda 2010)的组成部分。目的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型国家体制应该彻底得以改革,令其有能力面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各种危机。哈尔茨1号和2号改革措施催生了德国的"个体户"(Ich AG):失业人员能够在政府的帮助下更加容易的开展自主经营。另外,这些改革措施也带来了月薪400欧元的短工(400-Euro-Jobs)、职业介绍中心等机制,并规定从业者在失业后必须立即上报。德国联邦劳工局也因此踏上了成为了一家现代化服务机构的改革之路。

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专家谢菲尔(Holger Schäfer)指出,有些改革政策在推出没几年后就被证明是毫无作用的。 比如说隶属于地方职业介绍所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PSA),计划中它们的任务是自己雇佣失业人员,然后将其以临时工的形式借雇给企业。但"这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且与"个体户"相关的政策成效也非常有限,所以很快就被取消。但一些刺激人们就业的改革措施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哈尔茨系列政策让许多德国人感到难过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社会寒流"与"魔鬼之作"

其中包括减少失业者救济金的额度和发放期限,以及将失业补助金和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合并为失业补助金2号的决定。谢菲尔指出,这些被称为哈尔茨4号的改革措施显著的降低了德国的失业率。但德国现在仍然有许多长期失业者,他们失业的一大原因是受教育水平不足。

哈尔茨改革带来了一系列就业市场的调控措施。但将失业补助金的发放时间由几乎3年缩减为1年,以及取消失业救济等做法曾经让受其影响的民众、工会以及社会福利机构的代表上街举行了长达数月的抗议活动。他们把哈尔茨4号称为"社会寒流"、"魔鬼之作"。这样的批评到今天都没有停止。德国法院仍需面对大量的与此相关的控诉。

而事实上,哈尔茨法律也确实有许多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方。尤其是社会福利型政府不需要再保障人民原本的生活水平,而只需要保障最低的生活水平。长期失业者从政府那里获得补助金的额度不再以他们就业时的纯收入为准,而是以他们的需求为准。

许多经济学家将德国10年前开始进行的这场改革视为如今就业情况良好的基础。他们指出,正是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德国经济在欧元危机中能够独善其身。当然,这也是工会多年来在加薪问题上保持克制态度的结果。但对于许多"陷入"哈尔茨4号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依然苦涩。

作者:Monika Lohmüller  编译:任琛

责编:洪沙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