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巨富第61-70人的发家路(下)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6月10日

在这个第七系列下半部分里,我们介绍的有一个食品零售业集团之主,德国出版业中一名巾帼英雄,又一个药业财主,一位新技术行业不知疲倦的开发者,还有零售集团阿尔迪的一个聪明绝顶的“寄生虫”。

林岛-一个德国硅谷人出生的地方图像来源: Bilderbox

第六十六名:多勒家庭(一半靠自己一半靠别人)

多勒(Dohle)家庭许多人可能觉得很陌生,他们所拥有的多勒控股集团同样如此。他们虽然是在老百姓们最熟悉的商场、超市业里“求生存”,但即使他们经营的商场链如“Hit”或“Marktfisch”,也远不象阿尔迪、利德、施莱克尔等出名。但是,他们的集团年营业额高达25亿欧元左右,他们家的财产高达11.5亿欧元(去年不详)。在零售业不景气的今天,在战火熊熊的食品零售市场,他们能保持高营业额,高利润,实属不易。

控股公司总部设在科隆、波恩之间的小城西格堡,公司的手却伸得很长。这个集团在德国拥有86家Hit商场,营业额约10.6亿欧元;在莱比锡拥有24家“市场鱼”(Marktfisch)超市,营业额约1亿欧元;许多与伙伴们合作的超市、商场,营业额约8亿欧元;在波兰曾拥有15家Hit商场,营业额一度达到6亿欧元左右。

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不同的数字:多勒集团全部或部分拥有123个自选大型商场,属于6个商场链,Hit是其中之一;28家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下的超市,属于4个超市链,“市场鱼”是其中之一;40家2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自选市场,属于4个超市链,如Handelsring,Gutkauf;71个饮料商场,属于好几个商场链,如Sagasser, Ullrich等;5个建材商场,属于Mobau等集团;两个家用电器商场,叫Media-World;35个象麦德隆那样的现货现金批发商场,属于Handelshof等12个中间集团。

这些数字矛盾吗?其实一点都不。多勒集团跟许多家庭集团不同,它走的就是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它结了很多亲家,伙伴,通过参股与让别人参股来部分得利,它广发特许经营权,就连它的王牌军里都有许多店是特许经营的形式。

多勒集团不断地在开拓中前进。如,1994年后,多勒集团开始插足波兰,先后在那里开出15个Hit商场。2000年11月,多勒集团在德国东部罗斯托克开出了第一家“黑罗斯工厂产品商场”,专门出售东德产品,销售面积达2300平方米。

多勒集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收有放,有买有卖。

1998年7月,多勒收购了托普市场有限公司,将其所属9家商场,共计1.7亿马克营业额,改造成了Hit商场;2000年5月,多勒收购了莱茵美茵地区和慕尼黑地区18家格罗索商场,改造成Hit商场;2001年11月,多勒接管了门兴格拉德巴赫一家零售集团的4个商场。

在卖的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去年把在波兰的15家Hit商场一下子卖给了英国竞争对手台斯科集团,价格是6亿欧元。这是多勒家族最大的一次性收入。行家们对此役津津乐道,称这是一笔“超级好买卖”。

第六十七名:安娜莉瑟.布洛斯特(一个女秘书鹏程万里)

安娜莉瑟.布洛斯特(Anneliese Brost)是又一个普通德国女人走上富豪最高层的典范。跟前面描述过的许多德国富婆一样,她并不完全靠的是丈夫。2002年初,她的财产总额为17亿欧元。2003年初下降到了11亿欧元。但这也不是她的过失。

削铅笔,煮咖啡......安娜莉瑟在德国最大的地方性报业帝国WAZ(西德意志报)是从小做起的。WAZ建立之初,她已经投身其中,刚开始是在“威斯特法伦报”当秘书。人们说,是勤奋,原则和幸运使她走到了今天。今年,她已81高龄,可以说,没有人比她对这个媒体集团更熟悉的了。

所谓幸运,指的是她与这个报业集团的大老板-艾利希.布洛斯特的偶然相识。艾利希对这位勤奋的女秘书的好感不是一般的,这种好感导致了一个优雅的提问:“您愿意做我的左右手吗?”安娜莉瑟愿意。

那时,安娜莉瑟25岁。艾利希比安娜莉瑟大18岁。那时,他刚从英国占领军政府那儿争取到了“西德意志报”的出版权。接受了艾利希的提问,安娜莉瑟放弃了企业经济学学业,签署了新的工作合同。到她成为艾利希的第二任妻子,这中间还经过了好几个艰苦创业的春秋。

安娜莉瑟对工作十分的热爱,她说:“那是一个太棒的时代。每个日子都让人觉得太短。”知道那时候情况的人会对她这样的说法感到惊讶。那时,编辑们3人合用一台打字机,铅笔要自带,为了防盗,灯泡要每天晚上拧下锁在抽屉里,第二天上班再安上。

艰苦是那时的环境,而正是艰苦激发了今天已经被人忘怀的那种热情。这份那时4版的报纸每周出版3次,每份的价格是20帝国芬尼。艰难时代养育的奋斗与节俭精神正是今日这个鲁尔地区报业帝国之母。即使在德国出版业最困难的时期,这家出版社仍然有能力创造丰厚的红利。

现在,这家报业集团拥有12000名员工,在国内外出版发行500多种报刊,并早已参股于电视与广播业。战后育就的那种节省每一个铜板的精神,今天仍然深深扎根在这个集团里。集团宁可投资买机器设备,也不愿意拿钱来翻盖大楼。去过这个报业集团的人说,那里的地毯已经油光发亮,皮沙发都翻出“内容”来了。搞房地产的行家们都知道WAZ的习惯,对那幢大楼敬而远之。

安娜莉瑟的先生艾利希跟德国大多数大老板不同的是,他是一个狂热的社会民主主义者。他出生于1903年,1921年就加入了社民党,在现属波兰的格但斯克历任社民党要职,战后还曾任社民党中央秘书处主任。

他们夫妻俩先后建立了艾利希-布洛斯特基金会和安娜莉瑟-布洛斯特中心。报业集团是那样的节俭,他们在社会事业方面可是一点都不抠门。1995年丈夫去世后,安娜莉瑟在这方面也继续着丈夫的事业,尤有过之。她捐款发展德国与波兰之间的民间关系,捐款建造儿童院,还捐款建了多特蒙德大学的一个记者学院。

布洛斯特家庭与冯克家庭共同创建了WAZ集团,今天,这两家人还拥有奥托邮购集团25%的股份。两家的财产30%现在属于安娜莉瑟,20%属于艾利希夫妇当年领养的儿子艾利希.舒曼。

今天,高龄的安娜莉瑟仍然时时关心着报业集团的业务,每周要到出版社去几次。用她的话说:“我不能把编辑部扔下不管。”而养子艾利希.舒曼是这个集团的总裁之一。

第六十八名:施瓦茨-许特家庭(从餐馆里启程的药厂主)

施瓦茨药业集团(Schwarz Pharma Group)是在1946年在莱歇尔斯海姆的一个租来的餐馆里开始生产药品的。而今天这已经是一个强大的药业帝国。施瓦茨-许特(Schwarz-Schuette)家族的财产今年年初为11亿欧元(去年不详)。

那年,药剂师的儿子罗尔夫.施瓦茨-许特碰到赫斯特公司的一名药剂师,从他那里借来建厂的规划。以此为借鉴,租来一个餐馆,就在那里开始了最初的药品生产。

1950年,工厂搬到了蒙海姆。真正的发展却是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1963年,施瓦茨厂推出硝酸盐类药剂异舒吉5,很快就在世界上建立了硝酸盐类专业厂的名望。60年代末,这家公司对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大规模研究。

1980至1985年间,这家公司开始生产硝酸异山梨酯(中文名异乐定)、硝酸甘油贴片(贴保宁)等药品的生产。1986年,公司打入美国市场,在那里发展迅速,先后建立了200多个营销点。

1994年,施瓦茨制药股份公司在欧洲上市。近年来,这家公司更是百尺竿头。去年对施瓦茨是个黄金年,去年10月,美国法院在一起专利纠纷中作出了有利于施瓦茨公司的判决,这一下子,施瓦茨的股份一下子涨了近三倍。这时候再次显示了施瓦茨家族的生意头脑,现在的当家人,46岁的帕特里克作主,出售了5%的股份(在此之前,全前拥有公司股份73%),由此获得了5800万欧元的现金。

这个由美国法院判给施瓦茨的四氯化碳(Omeprazol)被称为紫红药囊。这种紫红药囊的前景可谓不可限量。2002年,它的销售额便高达63亿美元,成了世界上销售额最大的药品。赢了这场官司后,施瓦茨公司大扩生产能力,打算占有Prilosec仿制药品市场的70%。

为了腾出生产能力,施瓦茨把制造力蜚能的生产线以143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公司KV制药;改造了一条原拟制造力蜚能的生产线。仅2003年第一季度,据公司总裁帕特里克称,这种紫红药囊已经创造了3亿欧元的营业额。全年估计将达到12亿欧元,占全公司预计的19亿欧元营业额的三分之二。今年全年,公司的税后利润估计将高达2.25亿欧元,相当于2002年的5倍。

第六十九名:安德雷阿斯.冯.贝希托尔斯海姆(他生活在未来好几年之后)

我们又遭遇了新技术行业的人物,这是何等样的一位!他似乎永远生活在时代的前面,创建一个公司,卖掉一个,然后继续创建。他永远不知道疲倦,最大的遗憾是每天只有24个小时。他今天已经拥有10亿欧元的财产,将来他会拥有更多。

安德雷阿斯.冯.贝希托尔斯海姆(Andreas von Bechtolsheim)今年47岁。他出生在德国南部风景秀丽的博登湖城市林岛。6岁时,他就会自己拼装收音机和音响。高中毕业后,他研究成功一种用于钢板冲压机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一个林岛附近小村庄的企业家一下子买下了好几千套。年仅18,由合同技术转让得来的收益已经使他的收入大大超过了他那当老师的老爸。

他开始在慕尼黑学习信息学。但当学校安排他和同学们在第三个学期坐在一台老掉牙的打孔计算机前学习编程时,他受不了了。在他的眼里,德国是不堪造就了。于是他奔向了美国。打那以后,除了偶尔几个星期,他就没有再回来。

在阳光灿烂的加里福尼亚,他进了斯坦福大学。读书期间,他就生下了一个天才的主意:要搞出一种人人都买得起的电脑来,不象IBM的电脑那样高不可攀。他跟他的同学McNealy,Joy和Khosla一起造就了全世界昂首以待的这个东西。他们共同创建了著名的电脑公司Sun Microsystems,并把它捧上了市。他成了来自德国的一个硅谷人。

1995年前,冯.贝希托尔斯海姆在Sun公司里主管技术。但他又开始不满了,他觉得这家公司对他已经乏味,没有了挑战。于是,他卖掉了公司里的股份,又建立了一个公司,制作超高速互联网转换系统。一年后,他把这家新公司卖给了Cisco公司。他就留在Cisco工作。Cisco公司任他自由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天才。

现在冯.贝希托尔斯海姆又献身于美国的宽带互联网系统。他对未来行业的嗅觉始终没有迟钝过。另一个例子:他投资于全世界最成功的搜索引擎Google。

几番转战,冯.贝希托尔斯海姆腰包自然是越来越厚。但享受并不是他的目的,工作才是他最大的和唯一的享受。他觉得每天24小时实在太少,“我喜欢建设,不管是单项的产品还是整个的企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让我着迷。”

就在象硅谷这样走在世界前列的地方,他的同事们也跟不上他的思路。Cisco副总裁查尔尼是这样说他的:“他生活在未来好几年之后的地方。他每次滔滔不绝的说话内容总要让我想半天,直到我明白过来,原来安迪(冯.贝希托尔斯海姆的匿称)是在谈技术方面的幻想,说得就好象早已是现实那样。”

第七十名:盖尔德.布拉赫曼(阿尔迪的孙子何尝不是大爷)

阿尔迪的老板阿尔布莱希特兄弟是德国首富,世界第四,但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他们的任何“内幕”。就连他们的供货商也是一样的神秘。总部座落在鲁尔区艾森市的媒迪翁(Medion)公司据说就是其中一个。但也仅仅是据说而已,因为“无据可查”。对媒迪翁的老板盖尔德.布拉赫曼(Gerd Brachmann),人们同样几乎是一无所知。有一点还是无法掩盖的,这个布拉赫曼2003年初的财产额为10亿欧元。

盖尔德.布拉赫曼今年才43岁,起步可不晚。1983年,他跟叫利纳曼的一位朋友共同在艾森建立了布拉赫曼与利纳曼无限公司。那年,他才20岁。

一开始,这两个年轻人以出售录像带和电脑游戏为业。是一个偶然机会让他们走上康庄大道的。据说,当时一位在一家咖啡焙烤公司担任采购进货的朋友问布拉赫曼,他是否有兴趣搞一批微波炉。

小本经营的布拉赫曼买了一张前往韩国的机票,订了几千台微波炉。这次成功给了布拉赫曼和利纳曼以扩展业务范围的勇气。从此,他们开始给咖啡成品店和食品超市链提供千奇百怪的非食品物件,从刮胡刀,到沃克曼,到照相机。

1994年,利纳曼出走。这时企业已经更名为媒迪翁。这位伙伴的出走原因至今不明。也就在这个时候,第一批廉价电脑出现在了某一个阿尔迪超市的一个角落里。

这个赚大钱的业务是何时开始的,在哪一家店里开始的,这在媒迪翁和阿尔迪的编年史里都没有记录。事实是:这个主意取得了爆炸性的效果,媒迪翁开始发了。阿尔迪又何尝不是更上了一层楼。

布拉赫曼的这个生意战略其实也是无法保密的:他先提出一个生意点子,也就是说,给某个超市提供什么非食品商品,然后先试试顾客的反应。接下来就向超市企业提供建议,选择什么商品,选择哪一个厂商。一旦超市集团就此作出了决定,媒迪翁就提供一揽子服务,从进货,送货上门到售后服务。

于是,一个只有300名员工的企业创造了21亿欧元的年营业额,2002年的利润也高达7010万欧元。尽管经济普遍不景气,去年第二季度的营业额还增长了30%。

在德国生活的人都知道,阿尔迪出售电脑可是打破脑袋的事,质量被专业杂志评为最佳,而价格低到了“无耻”的地步。碰到这样的好事,一大早,阿尔迪门口就排上了长队,连全武打也开演了。

业内的人说,布拉赫曼的最大客户是阿尔迪。据未经证实的说法,媒迪翁的业务量60%是跟阿尔迪做的。但一切都是无法证实的。这似乎是阿尔迪订的规矩,但同时也是布拉赫曼的习惯。

他提供的商品多半用上一个有气无力的商标:“Lifetec”。除了参加股东大会,他根本不露面,记者们找不到他的任何照片。没有任何人知道,到底哪一家是他最重要的客户,是阿尔迪,Tchibo还是Tengelmann。对他的私生活,人们同样一无所知。

他创造了一个业务领域,专给超市集团提供非食品商品。人们戏称他为阿尔迪的“孙子”,其实说是“寄生虫”可能更合适(绝无恶意)。但无论对阿尔迪来说,还是对他来说,这分明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平心)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