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巨额基建投资来了,在德中企准备好了吗?
2025年11月18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中国商会(CHKD)和毕马威(KPMG)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政府设立的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现代化专项基金也吸引了中国企业的关注。
据德国中国商会周二(11月18日)发布的《在德中资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报告2025》,在德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中,有40%认为该基金蕴藏着商机。
德国中国商会执行主席陈隆建表示,中国在复杂基础设施项目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公平透明的框架条件下,双方可以开发高质量的项目,为彼此创造长期价值。”
报告作者之一,毕马威德国的Andreas Glunz指出,受美国政局变化与德国规模庞大的基建计划影响,“许多中国企业正在调整布局”。
不过迄今为止,实际投资仍然寥寥无几。报告总结认为,德国基建投资计划备受中资企业关注,但“落地方案仍不明朗”。
问卷显示,多数企业尚缺乏明确方案。其中40%表示有兴趣但未形成具体策略;22%认为与自身业务相关不大;仅有少数已明确路径:与德国伙伴开展合作(15%)、在德扩建生产物流设施(12%);仅10%的中企有意参与公共招标。
德国投资环境差强人意,但仍是首选
此次调查于2025年8月12日至9月7日期间进行,共104家在德中资企业接受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在德中资企业对营收前景总体谨慎乐观,但同时投资者对监管与经济因素的担忧也有所增加。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认为在德投资环境为“中性”,更有接近三成的企业认为投资环境“不利”甚至“非常不利”。
73%的企业表示,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和严格的劳动法规是其在德国成功开展业务的最大障碍。46%的受访企业认为,相比其他外资公司,中资企业获得德国政府资助的机会更少。
尽管如此,在出海的中资企业看来,德国仍是欧洲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调查显示,41%的受访者计划投资欧洲市场,其中21%的目标市场是德国。匈牙利(18%)和波兰(12%)紧随其后。
在德中企在营收和就业预测上均较为乐观:43%在德中资企业预计明年收入将有所增长,其中22%的企业甚至预计增幅将超过20%。41%的企业计划增加员工人数。仅有略低于五分之一的企业(18%)预计会裁员。
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希望增加投资——其中19%的人甚至希望比以往增加五分之一。大多数公司(60%)希望维持目前的投资水平。只有10%的公司计划减少投资规模。
未来领域:数字化、能源与汽车
51%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化是未来德中合作最有前景的领域。48%的企业认为,能源生产、能源安全与电池技术等能源相关主题极具商业潜力;35%的受访者认为,汽车行业仍是德中合作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智能制造方面。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