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即便是与欧洲邻国相比,德国也算得上是个“少子化”国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女性的总和生育率(一名女性生育子女的总数)长期徘徊在1.4左右,最低的年份甚至只有1.25。2016年,德国的生育率达到一个小高潮(1.59)后,又略有回落。
60年代出生的“婴儿潮”世代即将进入退休年龄,德国也面临老龄化社会的种种挑战。默克尔出任总理后,内阁中家庭事务部的地位有所提高,历任女部长致力推出鼓励生育的政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实行带薪育儿假和推广全日制托幼园和小学。德国家庭目前享有的法定福利包括:
一,育儿假(Elternzeit)与父母津贴(Elterngeld)
子女出生后,在家照看孩子、暂时不工作的父母(一方)每月可获得其净收入65%的父母津贴,最低不少于300欧元,但最高不超过1800欧元。低收入的父母的津贴可以相当于孩子出生前的净收入。这笔钱父母双方总共可拿14个月,其中一方不超过12个月。也就是说孩子出生后,至少有一年的带薪育儿假,并鼓励父亲也来参与分享。
该政策2007年开始执行,后续还增加了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在子女出生后以半职形式回到工作岗位的人可以最长享受两年的津贴,但每月的津贴减半。
二,子女津贴(Kindergeld)或子女免税额度。
前西德从1954年起开始引入而子女津贴制度。最初只是从每家第三个孩子起,每月给每个孩子发放25马克津贴。从1961年则改为从每家第二个孩子起发放津贴(前提是家庭年收入不超过7200马克,并且不是公共服务业员工)。从1975年开始,各个家庭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也能得到子女津贴了。
按照2021年提高后的标准,每家第一和第二个的子女得到的补贴是每人每月219欧元,第三个孩子得到的补贴为225欧元。第四个以及更多孩子得到的补贴为每月250欧元。
如果不申请子女津贴,也可以申请减个税。父母双方的子女免税额度2021年为每个孩子8388欧元。即年收入中的8388欧元免除个税。这主要是适用于收入较高的家庭。报税时,税务局会看每家的具体情况,如果减税对家庭有利就采取减税的方式,反之,该家庭就获得子女津贴,不再享受个税减免。
三,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请儿童补贴金(Kinderzuschlag)。目前每个孩子每月最高为205欧元。
四,单亲家庭享受税收优惠。
五,公立托儿所、幼儿园的费用依据父母工资收入而定,低收入家庭甚至免交托管费。此外儿童托管费可以抵消部分个税。
六,若父母一方加入法定医疗保险,未成年子女以及未满23岁、自己没有收入的子女可享受免费医疗保险。如年满23岁,但仍未完成学业,则可以在年满25岁前继续享受免费医疗保险。(德国加入法定医疗保险的人占国民总数的约85%。)
不是钱的问题
尽管有种种减轻家庭负担、鼓励生育的福利措施,但据统计,德国每五个妇女中就有一个终生没有孩子。决策者也认识到,光靠津贴或者减税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解决儿童托管和妇女生育后重返就业岗位的问题。
因此近十多年来,德国政府扩大全日制托幼园所和小学的数量,逐渐普及教育机构对儿童的全天照管,让父母双方,尤其是重返职场的妈妈门都有可能全职工作。与十年前相比,德国如今获得全日托的儿童比例已有大幅提高。自2013年,理论上每个1到3岁的儿童都有权获得托儿位置。
同时从法律层面提供更多平权保障,减少对女性的职场不公。对休育儿假的员工(无论父母),企业必须保留其职位,为他们重返岗位创造条件。
德国政府鼓励企业提供弹性工作时间,以及居家办公的可能性,让有孩子的员工有可能兼顾职业和家庭,尽量不要让父母们在两者间疲于奔命。此外,公共服务业单位和一些大企业还向员工发放专门的子女津贴。
尽管有上述福利保障和优惠政策,愿意生育超过两名子女的德国女性还是少数。统计数据显示,9.4%的德国家庭有三名或更多子女,有4个或更多孩子的仅占2.1%。这一比例在欧洲国家中处于中下水平。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任由孩子哭到嘶哑还是一哭就抱? 打不打预防针?上什么幼儿园? 随时随地喂奶?看看德国父母们都在操心些啥。
图像来源: Colourbox/yarruta你想给你的孩子起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还是随大流?给孩子选择名字就像做一个纹身的决定。名字本来是父母决定的一种自我身份表达,但孩子要为这个名字起得好坏这个风险买单。在很多时候,去评判别人名字的好坏并不是很好。在德国,本(Ben)和米娅(Mia)这两个名字是家长们比较中规中矩的选择。据调查显示在2016年,德国最流行的女孩和男孩名分别是玛丽(Marie)和埃利亚斯(Elias)。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J. Stratenschulte在德国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婴儿喂奶是件很普遍的事。而且德国人对裸露身体这件事不太当一回事,所以很多时候在公开场合哺乳对人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然而,德国并没有为当众哺乳妈妈们提供保护的明确法律。一些商铺的店主就表示出他们并不太愿意看到有人在自己的店面里喂奶。也有店主对此明确表示反对。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empics/N. Ansell这是另一个不愿被触碰的话题。你也许会看到有些妈妈给三岁以上的儿童仍然喂母乳,但这与其认为是一种现象不如说是一种特例。德国政府会给新生儿妈妈(或爸爸)支付12到14个月的补助,很多新生儿妈妈会尝试在返回工作岗位前结束母乳喂养,但对此并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
图像来源: Colourbox/yarruta说到母亲们返回工作岗位,安排托幼、照管对于初为家长的父母们来说是另一个让人有些头疼的话题。许多德国家长希望就近入托,另一些则十分慎重地为孩子挑选幼儿园,视之为人生重大选择。例如,如果把孩子送到华尔道夫幼儿园(Waldorfkindergarten),以后就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有着相同教育理念的学校。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B/P. Pleul一些家长公开拒绝给孩子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在德国并不是强制性的。 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在德国的儿童接种率达96%,但另有德国学者认为实际情况要低于这个水平。 拒绝接种的家长们抱着侥幸心理,但只有在足够多的人遵循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接种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有效保护。2014 - 2015年冬季, 柏林曾出现1392例麻疹疫情,在全德国引起警觉。
图像来源: Sean Gallup/Getty Images很多婴儿会在晚上频繁醒来哭闹。家长们对此感到精疲力竭。对此美国心理学家法伯提出一个哭声免疫法的理念。他写的“每个孩子都能够学会睡眠”也是德国育儿方面的热销书之一。书中提及应任由婴儿独自哭闹直至入睡。这个方法对有些家长来说,简直是福音,而其他家长则认为这对婴儿纯粹是一种虐待。
图像来源: CC/Roxeteer一些反对诸如哭声免疫法这种理念的家长们更倾向于亲密育儿法。由美国医学博士威廉·希尔斯提出、提倡通过母乳喂养、和宝宝同睡等方式让父母和幼儿及早建立亲密关系。德国曾在2014年在联邦家庭事务部支持下举办首届亲密育儿法论坛。
图像来源: imago/imagebroker尿布是另一个普遍关注的育儿话题。尽管市场上有方便实用的各种尿不湿,一些家长却开始尝试使用老式尿布。当然这种额外的工作量也不是每位家长都愿意接受的,一些家长仍然坚持使用一次性纸尿裤,只不过在产品选择上,会倾向选择较为环保的纸尿裤。那些关于 “Windelfrei”(不穿尿布)的付诸实际的例子仍然很少见,这些父母自然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当之无愧赢得 “最尽职尽责的父母”这个称号。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 ThemendienstYou'll recognize the 也许人们会倾向认为那些爱心满满地为孩子自制婴儿食品的父母更加关爱自己的孩子。当然百分百有机,炊具餐具也来自有公平贸易认证(fair trade)的商家。他们也许会对那些在商店购买现成婴儿食品的父母品头论足,而这些父母也会认为商店现成的婴儿食品在旅行中很实用。
图像来源: Fotolia/victoria p在六七十年代,德国人有很多关于教育的反思,并提出诸如反权威反主流教育理念以保护孩子自由独立的天性。这个理念在德国社会影响深远,被广泛认同。尽管有不同的最新教育理念,每个德国家长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家长愿意听到别人说这个方式是错的。
图像来源: colourbox/S. Darsa针对幼儿开发了很多令人惊叹的手机软件以及电视节目。很多1岁左右的幼儿就已经比他们的祖父母能更娴熟的使用智能手机。德国的父母对于小孩子接触数字媒体这方面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意见。但是很多家长会认为对看电视时间加以限制感觉会更好,当然家长会在休息时偷偷享受使用这些数字媒体所带来的片刻休闲。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另一个德国人衡量如何能堪称合格父母的标准是,孩子从几岁起才开始接触甜食。不过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夏天吃冰激淋可以说是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顺便提一句,家长对第二个孩子可能会更放纵,更容易使孩子过早的陷入糖果陷阱中去。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Bildagentur-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