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社会

德国未成年人曾连续30年被寄养在娈童癖家庭

Rina Goldenberg
2020年6月18日

上世纪70年代,一个在西柏林开展的实验项目将无家可归的未成年人送给具有娈童癖的男性家里寄养,实验假想这些成年人是理想的养父。研究人员认为,没有行政机构、青少年福利局以及教育研究机构的协同配合,这种实验根本不可能成型。

Symbolbild - Kindesmissbrauch
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Imagebroker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世纪70年代,一个名叫赫尔姆特·坎得勒( Helmut Kentler )的心理学教授开展了一项"实验"。在西柏林,无家可归的儿童被故意送到具有娈童癖的男性家中寄养。这项实验的负责人坎得勒声称,这样的男性会成为格外有爱心的养父。

德国希尔得海姆大学( Hildesheim University )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柏林地方政府曾默许这项实验持续了30年。那些娈童癖养父甚至还定期得到津贴补助。

已经于2008年去世的坎得勒曾在柏林一所教育研究中心担任主管。他坚信,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性接触是无害的。

柏林的青少年福利局和市参议院都对此视而不见,甚至还批准了这样的安排。

几年前,两名当年的受害人终于站出来讲述了他们的经历。 希尔得海姆大学的研究人员查找翻阅了大量文件并且进行了采访。

柏林主管青少年事务的参议员表示, 坎得勒实验"令人发指"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blickwinkel/McPhoto/Bergsteiger

研究人员最终发现了一个包含从教育机构到地方青少年福利局等行政部门的巨大网络,这些机构和部门"接受、支持、捍卫"娈童癖。

研究人员认为,没有行政机构、青少年福利局以及教育研究机构的协同配合, 坎得勒的实验根本不可能成型。这些教育科研机构就包括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柏林自由大学、柏林教育学院( PH Berlin )以及哥廷根大学的教育学系。

坎得勒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同这些儿童以及他们的养父定期联系。他从未受到过起诉,当受害者站出来讲出真相的时候,这些行为的追诉时效已经过期了。到目前为止这也阻碍了受害人获得赔偿。

柏林主管青少年事务的参议员希勒斯( Sandra Scheeres)表示, 坎得勒实验"令人发指"。现在柏林地方当局表示将彻查此事。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