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汽车业:中国汽车暂不是对手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5年8月22日

德国汽车业一致认为,虽然来自中国的同行不可能一日之间就在德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毫无疑问,在未来几年内,他们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对手。

"中国制造" 驶向欧洲大陆图像来源: Jiangling Landwind

一辆运动型多功能车,配备空调,铝轮,CD和广播音响,真皮座椅,可供选择的汽油或柴油发动机,最大马力输出125PS,两年保修期,价格1万8千欧元。这说的可不是价格大战中的欧洲汽车制造商的挥泪大甩卖,而是“中国制造”的越野车“陆风”。

这款江铃陆风使用三菱发动机,与欧宝Frontera极其相似,今年7月在安特卫普港口上岸,是第一款打入欧洲汽车市场的中国品牌。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继日本和韩国之后,“中国制造”可望掀起第三波冲击欧洲汽车市场的大潮。

今年9月,中国的吉利(Geely),华晨(Brilliance)和陆风(Landwind)将首次参加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高茨修克(Bernd Gottschalk)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名气不够大,而且欧洲市场要求也相当高。

不久以前,中国汽车厂商还被认为是粗制滥造的模仿者,今天已另人刮目相看。或许目前,许多人对吉利(Geely),华晨(Brilliance),陆风(Landwind),哈飞(Hafei),奇瑞(Chery),上汽(SAIC)等品牌仍感到陌生,但是专家们预测,这样的情况很快就会有所改变。“中国人正努力成为国际舞台的角逐者。” 高茨修克说。年产570万辆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地。

根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一共出口汽车6200辆,其中有80辆销往德国。“这并不是个大数目,但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些竞争对手。” 高茨修克说。继日韩后,中国汽车厂商也想低平价车型在欧洲市场上站稳脚跟,同时在品质改善方面也下了很大工夫。“他们速度很快。中国的一年和我们的可不一样。”

德国汽车市场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大街上31%的汽车车龄超过10年,平均车龄为93个月。“汽车的更新需求日益明显,市场前景看好。” 高茨修克说,“虽然市场已有复苏的迹象,但是增长仍十分缓慢。”

为了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商家们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降低成本和车型的推陈出新上。然而,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只会使商家们元气大伤。高茨修克认为,折扣打得过多,不利于市场健康运作,竞争会因此走进死胡同。减价大战中,下一轮攻势将波及各配件供应商。同时,由于油价居高不下,已使汽车客户在过去的半年里损失了相当于34亿欧元的市场购买力。“毫无疑问,这损失远远大于税收制度改革带来的收益。” 高茨修克说。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