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人爱书。据Emnid民调机构2016年10月的一项调查,超过一半德国人一年看5到10本书,超过四分之一的德国人一年看书10本以上。尽管数字化浪潮袭来,绝大多数德国人仍然偏爱纸质书籍。无论大人孩子过生日,或者庆祝圣诞节,亲朋好友赠送的礼品中少不了各种书籍。每到周末,各大书店仍是门庭若市的地方。
买书、赠书……年复一年,不少人家里书越堆越多,简直可以开图书馆了。不过,德国人以节俭著称。尤其是扔书,在一些人眼里完全是一种亵渎。那么,看完书后舍不得扔,又没地方放该怎么办呢?早在90年代,克莱格和古特曼(Clegg & Guttmann)两位德国艺术家就在格拉兹(Graz)和美因茨(Mainz)推出了路边图书柜,当时还是作为一项行为艺术。这个主意很快得到响应。到了90年代末,达姆施达特(Darmstadt)和汉诺威也出现了这样的路边图书柜。人们可以从书柜里免费选走自己想看的书,看完后归还,也可以把自己的书贡献出来,放进书柜里。到2013年,仅在汉诺威市区,就有31个这样的路边书柜。在汉堡,甚至还出现了移动的"图书柜",安放在100辆公共汽车里。像法兰克福这样的大城市,各城区如今有50个路边图书柜,借阅者还可以在一个网上平台上跟踪书籍的去向,和下一个想借阅的人交流。许多当地人都清楚这些"藏书柜"具体位于哪条街,网上也可以查找到路边图书柜所在的街名。
路边"图书馆"的面貌也今非昔比。有专门设计的造型别致的书亭,也有用旧电话亭改造的。最重要的是,它们都防风防雨,任何时候都向公众开放。如果有人借了书不归还怎么办,没关系,尽管留着吧。这既不是偷书,也不是窃书。人人各取所需,人人各尽所能。这就是路边图书柜的魅力,这就是分享的快乐,读书之乐!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唯一必须知道的东西,就是图书馆在哪里。德国的图书馆有的充满现代气息,有的则散发着浓郁的洛可可风格。
图像来源: Kolumba, Köln图中的是崭新的斯图加特市立图书馆,被看作是当地的文化中心,在2011年被设计出来。这个9层高的立方型建筑由浅灰色的玻璃纤维混凝土搭建而成,整体采用白色色调,大厅里唯一色彩丰富的就是壁上的书籍。夜晚时分,图书馆会将五彩灯光打在书籍上。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B. Weißbrod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图书馆位于德国魏玛,已经有250年的历史。该馆以这位公爵夫人命名,是因为她让宫廷收藏的珍贵书籍得以在1776年转移至这座洛可可风格的图书馆。2004年的一场大火让该图书馆部分被毁,经过了三年的修缮才再次对外开放。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J. Woitas奥斯特公爵图书馆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沃尔芬比特尔,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其图书也保存完整。1572年,当时的统治者吕讷堡公爵将居所的一部分改建为图书室,成为该馆雏型。此后,热爱收藏图书的奥斯特公爵将其大量的藏书捐给图书馆,图书馆也因此以他的名字名命。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H. Hollemann由于它类似人脑的特别形状,这座图书馆在柏林被人称作“大脑”。该馆在2005年对外开放,收有柏林自由大学大量哲学类、文史类书籍,更因为其特别的建筑风格成为柏林一景。设计该馆的是国际著名建筑师福斯特(Norman Foster)。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D. Andree/Helga Lade上劳西茨科学图书馆位于德国最东部、毗邻波兰的城市格尔利茨,已经有210年的历史。这里收有14万册书籍,涵盖历史、文化、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其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图书馆简约而温暖,也令人印象深刻。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B/M. Hiekel“雅各布和威廉·格林中心”是柏林洪堡大学的一部分,于2009年落成,包含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两部分。图书馆位于这座大楼中心部分,其建筑师杜德乐(Max Dudler )表示,巨大的场馆和特定的设计让读者感觉似乎坐在苍穹下。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R. Jensen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是一座享誉全球的顶级国际学术图书馆,收藏了1000万册书籍,其中也包括16世纪中期的“老古董”。该馆在1832年至1843年期间建成,在二战中几乎完全被毁,其修复历经数年。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科隆柯伦巴艺术博物馆的图书室无法与和上面那些图书馆同日而语。然而木制风格墙壁以及可以瞭望科隆老城的完美视野非常适合人们读书、冥想。这里有展册,也有各式各样的小说、儿童书和艺术书籍。
图像来源: Kolumba, Köln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yingyong@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xinwen@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