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财长访华:对话寻求公平、可靠的框架条件
2025年11月17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财长克林拜尔(Lars Klingbeil)周一(11月17日)在北京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面,并共同主持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
克林拜尔是本届德国联邦政府中首位访华的部长。德国财政部发言人在克林拜尔启程前曾表示,此次访问的目标之一是“向中方传达德国的利益诉求”。
克林拜尔周一呼吁北京为德国企业提供更公平透明的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并保障供应链的畅通。
他在德中财金对话开幕式上表示:“我们需要在可靠的框架条件下,实现包括金融市场在内的市场互通。” 他补充说,可靠性包括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以及产能过剩的削减。“我们需要就此问题进行对话。”
“公平竞争至关重要”
在近期的国际贸易争端中,中国限制了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出口。由于德国工业严重依赖这些原材料的供应,此举立即产生了影响。在钢铁行业,由于美国对该行业征收了高额关税,许多原本运往美国的钢铁产品被转运至欧洲,使得欧洲供应商面临更大的压力。
克林拜尔表示,公平竞争至关重要。他在会后称,中方表示将重视德国和欧盟对于(稀土)出口管制的担忧,“我们愿意共同寻找解决途径,以建立可靠的进口渠道和可靠的供应链”。何立峰也表示,双方强调了加强包括稀土在内的全球供应链安全和稳定性的意愿。
在会谈中,克林拜尔还对中国一些关键产业,如钢铁、光伏和电动车行业的产能过剩表示了担忧。“从德国的角度,我们认为这破坏了公平竞争,威胁到了中国以外,也包括德国的工业就业岗位。”
克林拜尔强调,德国企业通过大量投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为中国的增长和现代化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中国供应商也已成为德国工业价值链的关键组成部分。克林拜尔表示:“过去几十年中德之间密切的贸易关系也意味着我们肩负着共同的责任。”
陪同克林拜尔访华的有来自德国银行和保险业的企业高管,包括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局长布兰森、德国央行行长约纳格尔,以及安联保险和Ergo保险公司的代表等。
与上一届由社民党领导的德国联合政府不同,现任由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尚未制定对华战略。前任政府曾设定对华“去风险”的目标,即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然而实际上,在这方面进展甚微。
呼吁中国促俄乌结束战争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在会后表示,与克林拜尔的对话取得“圆满成功”,中德就深化交流达成重要共识。他表示,中国欢迎德国企业投资中国市场,并坚信贸易冲突可以通过对话和协商得到解决。他强调中方致力于与德国合作,“营造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何立峰还表达,希望德国能够利用其在欧盟的影响力,改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欧盟27个成员国之间的关系。
克林拜尔表示,“德国和中国可以携手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挑战”,同时呼吁北京与柏林合作推动结束乌克兰战争,并指出中国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他补充说,乌克兰战争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何立峰在回应中并未谈及乌克兰战争,只是提到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他补充说,稳定的德中关系将能够提供更大的国际安全保障。
在北京结束与中国财经高层官员的会谈后,克林拜尔将前往上海访问。他将在上海将参观西门子医疗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绿党:德国外交进退失据
克林拜尔的此次访问,在德国国内也引起广泛关注,但并非所有方面都看好。在野的绿党就提出了批评。该党主席布兰特纳(Franziska Brantner)周一在接受德国编辑网络(RND)旗下报纸采访时表示:“德国政府向北京发出了完全自相矛盾的信号。外交部长因为缺乏实质性的会谈日程而不得不取消访问,而财政部长却按计划出访,这让(德国)外交政策显得进退失据。”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原计划上月底访华。这位多次公开批评中国在南海和台湾问题上立场的外长在10月中称中国“试图改写基于国际法的世界秩序”后,中方几乎未为其访问安排高层会谈,柏林在最后时刻临时推迟了这一访问。
布兰特纳还说,鉴于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新的出口限制,德国需要“清晰、相互协调的对华战略”。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