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 华为——特鲁多的两难抉择

达扬(摘编)
2018年12月11日

就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是否可以保释的法庭审理,周一仍未能做出裁决。与此同时,华为事件带给加拿大的外交难题则引起了德语报章的关注。

Belgien Nato-Gipfel
华为 - 特鲁多的两难抉择图像来源: Reuters/R. Krause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周六,中国召见加拿大驻华大使,要求加拿大立即释放孟晚舟,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究竟是怎样的"严重后果",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原本就不尽人意的中加关系将更趋复杂化。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以"特鲁多的两难抉择"为题,分析了加拿大当前所面临的外交僵局。文章写道: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本想改善对华关系。但他又不得不满足美方逮捕孟晚舟的要求。因为双方签署的引渡条约规定了两国在这一领域合作的义务。是否向美国递解孟晚舟最终将由加拿大司法部长定夺。最迟在这一时刻,特鲁多将面临抉择:中国或美国,哪一个国家对他更为重要?"

即便孟晚舟获得假释,仍需面对旷日持久的引渡官司。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empics/Canadian Press/J. Wolsak

温哥华一家法庭目前正在就孟晚舟是否可获假释进行审理。一旦孟得以取保候审,那么她就不得不在温哥华长期等待引渡审理的结果。文章接着写道:

"加中关系有可能会陷入一个新的低谷。双方在包括人权在内的诸多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此外,一年前特鲁多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尝试最终也以失败告终。今年五月,渥太华政府拒绝了中资收购加拿大建筑企业Aecon的计划,理由是担心中国从事工业间谍活动。

就华为问题所展开的一系列讨论也同对间谍行为的担忧有关。美国人指责华为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他们声称中国借助华为技术偷窃美国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信息。基于这一理由,美国下令禁止在敏感领域采用华为技术。截至目前为止,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采取了同样的步骤。"

文章称,美国也同样要求加拿大方面限制使用华为技术,而随着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相关的讨论也变得更为敏感。文章最后指出:"在加拿大,引渡审理一般会耗时6到12个月,甚至更长。当年围绕德国军火说客卡尔海因茨·施莱博尔(Karlheinz Schreiber)的引渡程序整整持续了十年之久。"

美国指控华为涉嫌间谍行为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Ng Han Guan

中国官方就孟晚舟被捕一事,对加拿大和美国发出强烈抗议的同时,社交媒体里相关的讨论也越来越充满火药味。《南德意志报》以《中国对加拿大发出严正警告》为题,介绍了中国国内的反应。文章写道:

"华为本次遭遇打击,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来自民族主义阵营的网民开始呼吁抵制美国产品。

一位知名作家甚至要求逮捕外国经理人员作为回应。过去几年来,北京对于抵制外国影响的举动乐观其成,因为这不仅可以作为对内政不满情绪的一个排泄渠道,同时又能为本国的专制体系提供合理性。不过,当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到一定程度时,当局也会采取审查措施,以避免出现严厉制裁外国企业的呼声。毕竟中国还离不开外国企业带来的技术。

随着贸易争端的延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高层党员认为,正是习近平扩张性极强的外交和工业政策引发了当前同美国的贸易争端。而这场贸易争端将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并给中国的崛起增加难度。有鉴于此,孟晚舟事件尽管极具挑衅意味,但中国仍会努力同美方寻求解决方案。"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