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中国人紧张了

叶宣(摘编)2015年8月12日

中国央行出人意料降低人民币汇率引起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德语媒体也纷纷试图分析其背后的意图及其释放出的信号。

Symbolbild China und Russland gründen Ratingagentur
图像来源: Philippe Lopez/AFP/Getty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刊登驻上海记者的文章分析了此次人民币贬值的原因。作者称中国官方媒体将央行的举措解释为金融政策改革的一个步骤。

"但贬值的时机恰恰在中国面对一系列疲弱的出口数据之际。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疑问。因为央行通过人民币贬值,实际上是运用了一个解决出口不振的惯用方法。……分析家从中看出了中国经济景气状况的又一个警示信号。"

"北京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政府许诺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将拥有更大自由度,另一方面却必须维持经济的增长。现在央行出人意料地降低汇率--据称是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的调整,应该说是朝着自己承诺的方向走出的一步。但这是不是如其所说是"一次性"调整,还未可知。迄今为止中国央行在制定汇率中间价时经常会逆市场预期而行,以避免汇率波动并更好地控制汇率走向。"

预防经济硬着陆

《南德意志报》的另一篇评论题为"中国领导人紧张了"。作者认为,如果人民币贬值还不能阻止中国经济的滑坡,北京政府就得为自己的民意支持担心了。"不管这次突如其来的人民币贬值是为了扶持出口所进行的干预,还是的确是走向货币自由化的一个步骤,都会被视为北京政府因担心难以完成其7%的经济增长目标采取的措施。对政府来说,民众对其权力合法性的认可很大一部份正系于此。"

《法兰克福汇报》的分析文章也指出,汇率政策的变化显示中国政府在设法避免经济下滑。"在许多人看来,中国让人民币贬值显示了政府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心。人们猜测了多种政府支持景气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继续降息以推动银行发放贷款,甚至有人估计政府会推出新一轮刺激经济计划。现在政府采取了让货币大幅贬值的措施,不仅让中国的投资者产生担忧: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或许只是一个'假的巨人'。"

7月中国出口出人意料出现下滑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货币政策从来不是单行道

《新苏黎世报》的分析文章则指出,中国下调人民币汇率的做法有多种可信的理由。其中提振经济和加强市场活力是两个值得一提的角度。

"在汇率价格的制定中,今后市场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央行的这一举措可能成为迈向汇率完全开放的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文章提到人民币汇率一直是美国批评的矛头所向。美国长期指责中国认为操控、压低汇率,为本国出口工业创造有利条件,并据此反对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货币篮。

"但这一论据现在成了美国的绊脚石。一个今后更加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导向的货币汇率,将是把人民币列入货币篮的正面理由。这正是北京的目标,是中国领导人的一个形象工程。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出这一决定,也将是对中国人民银行发出的一个清晰信号:面向市场的改革是能带来好处的。在此背景下,重新调整汇率的决定也可以被理解为对外界怀疑中国市场经济走向的一个回应。毕竟北京在最近干预股市的时候,人为摒弃了市场因素的影响。"

该报另一篇题为"并非单行道"的评论文章认为,此次人民币贬值有其可以理解的原因,从长期看更不值得大惊小怪。在阐述了中国经济近期增长放缓带来了贬值压力后文章写道:

"那些期待人民币继续升值的人无疑吃了一惊。但中国人民银行这一出其不意的举动无可厚非。在抑制资本市场上的从众投机行为方面,货币政策不可预估的特性有其积极的作用。另外应该提到的是,自从10年前开始逐步放开人民币固定汇率以来,人民币一直在升值。其对美元的汇率--即使考虑到这次的小幅度贬值--已提高了四分之一,对日元和韩元的比价上升幅度更大。从这一角度看,这一次微调可能会带来后续步伐。

"中国在许多方面成功引进的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之一,是其货币政策并非单行道。外国投资者不会因人民币升值坐享利润,中国企业也不能指望由此在欧元和美元贷款上获得有利的条件。在此意义上中国央行释放了一个建立信任的信号。"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