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中国的下一个猎物是德国?

文山 摘编
2019年12月26日

《新苏黎世报》的专栏评论问道,在德中经贸关系异常紧密的今天,德国到底还能否对中国说不?《青年世界报》则批评,当前西方面对中国崛起的态度,将威胁世界和平。

Illustration 5G

(德国之声中文网) 瑞士《新苏黎世报》以"是时候收紧缰绳了"为题,刊登了由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政治学者施佩克(Ulrich Speck)撰写的客席专栏评论。文章认为,围绕华为的争议表明,北京拓张影响力的目标早已不限于欧洲小国,德国就是中国的下一个猎物。

"德国还能对中国说不吗?难道,德国由于大量在华投资,已经在国家安全这样的关键议题上丧失了决策自主权?"作者一开篇就这样问道。他注意到,在执政党内部,许多重量级人物都反对默克尔总理允许华为参与5G建设的方针;而支持华为的人士,则在强调华为产品性能优异,并且认为该公司并不受中国政府控制,和其他公司没什么两样。

"但是,最近中国驻德大使吴恳的言论,让上述论调受到了质疑。他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说,要是德国排除华为,就要面临'一定的后果',中国政府不会袖手旁观,比如可以认为'德国汽车也不安全'。"

"这是十分明确的威胁。目前,德国大众40%的汽车都是在中国市场销售,奔驰、宝马的中国销售占比也分别达28%、25%。北京显然认为,中德经济的紧密联系可以是迫使德国屈从的杠杆。也就是说:如果德国想要掌控自己的数字通信网络,保护主权以及安全利益不受某个并非总是友好的大国可能的侵犯、刺探,那么,中国政府就有可能削弱紧密的中德经济联系,进一步封闭中国市场。"

"这应该对我们敲响警钟。显然,北京不再仅仅把欧洲小国视作其新帝国主义权力政治的目标,德国如今也被纳入其影响力的范畴。中国正在展示其肌肉,旨在寻求掌控德国关键基础设施的潜力。"

作者接着指出,数字基础设施日渐重要,今后必然是国家主权与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尊重国家主权与独立则是国际交往的基石。"中国自己就绝对不会允许外国企业获得掌控本国敏感行业的潜力。而现在面对德国时,中国却没有展现出尊重,反而进行公开威胁。这表明,德国经济界在中国市场的深入经营,已经成为了德国的政治麻烦。要是德国允许自己的关键基础设施落入北京的影响力范围,那么德国就彻底落入越发咄咄逼人、越发专制的中国的势力圈。德国是时候收紧缰绳了!"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图像来源: Reuters/F. Lenoir

立场左倾的德国《青年世界报》以"新的头号敌人"为题,刊文点评了本周早些时候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谈到的有关中国的内容。

"中国的经济总量即将超过美国。在许多科技领域,中国也不再是追赶者,而已经成为了领跑者。全球经济实力格局的变化,将带来难以预见的政治后果。各方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一变局做准备。西方帝国主义者,尤其是北约,展现出了想要通过攻击性、扩军、意识形态仇恨来应对自身地位相对下滑的意愿。就在12月初的北约峰会上,与会领导人在联合声明中首次提到了'中国不断增长的影响力以及中国的国际政策'。北约面对中国的措辞要比面对俄罗斯时更加谨慎,但是都昭示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文章注意到,北约秘书长在12月23日接受德新社采访时强调,北约峰会声明中提到中国并非是要将中国当作对手,而是认识到"中国崛起将会产生后果"。斯托尔滕贝格还指出,中国的军费预算目前仅次于美国。对此,文章作者觉得非常可笑,因为美国军费高达7380亿美元,北约军费总额更是接近10000亿,而中国军费则为2500亿美元。"这说明了西方国家是如何设想下一个十年的:大炮代替黄油。这种战略曾经迫使苏联崩溃,而现在西方面临的新挑战则要大得多。2020年,北约要用一场靠近俄罗斯边境的军事演习为下一个十年拉开大幕。虽然北约还没有计划对中国采取同样的手段,但是火药桶已经开始装填。"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