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中菲之间“危险的彩虹”

达扬(摘编)
2018年11月21日

中菲两国关系“又见彩虹”:一度因领海争端将中国告上国际法庭的菲律宾,现在正以最高礼遇欢迎13年首位来访的中国领导人。

Phillippinen - Banner mit der Aufschrift "Willkommen in den Philippinen, Provinz China"
海牙仲裁南海争端两周年之际,马尼拉街头出现“欢迎来到中国菲律宾”的讽刺横幅。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B. Marquez

(德国之声中文网)尽管中菲两国地理位置相距不远,但由于双方在南中国海的主权纠纷,北京和马尼拉的关系曾长期呈现紧张状态。周二,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开始了对菲律宾为期两天的访问行程。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通过其发言人表示,菲中关系就此开始了新的篇章。而习近平也在当地报纸发表文章称:"两国关系经历风雨后,又见彩虹!"《南德意志报》报道称,中菲关系由冷变热,在菲律宾民众中并非没有质疑之声。这篇题为《危险的彩虹》的文章写道:

"显然并不是所有的菲律宾人都认同双边领导人对两国关系的赞誉。中国领导人到访前夕的一次民调结果显示:84%的受访者认为,菲律宾没有积极阻止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化发展是错误的。86%的受访者支持菲律宾扩充海军力量。由此看来,杜特尔特的民意基础并不乐观。杜特尔特的期望是,避免对中国采取对抗政策,并做出愿意就南中国海问题展开谈判的姿态,会给菲律宾带来经济上的实惠。

习近平到访之际,马尼拉街头的抗议活动。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T. Aljibe

...但是对这一政策持批评意见的人则担心,菲律宾作为一个小国,在和强大邻国的谈判中或许会吃亏。此外,还有很多人担心,对北京示好会对传统的美菲盟友关系产生消极的影响。二战之后,美菲两国签署了安保条约。中国持续不断的海上霸权行为令很多菲律宾人感到不满。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菲律宾人信任美国的程度要远远超过中国。"

13年来,中国领导人对马尼拉的首次访问,也引起了《新苏黎世报》的关注。该报也认为,杜特尔特极力修复同北京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但问题在于,他为菲律宾争取来的经济实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该报写道:

"大约两年前,杜特尔特上台伊始就改变了菲律宾的外交路线。一方面,他对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大爆粗口。另一方面,则对北京积极示好,想必也是期望能够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框架中开展经济合作,并获得基础设施投资。

中国也立即给了一些回报:一次杜特尔特访问北京时,中国人向他承诺,将在菲律宾投资240亿欧元。但是,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一项工程真正上马。这当然同菲律宾冗长繁复的审批程序不无关系。但是,就总体而言,双方经济合作的成效实在是差强人意:菲律宾最大头的发展援助资金仍旧来自日本,在菲律宾接受外来援助资金的总额中,来自中国的去年只占大约1%。"

来自中国的经济实惠不到位,杜特尔特将面临强大内政压力。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R. Umali

只要来自中国的经济实惠不到位,杜特尔特所面临的压力势必与日俱增,毕竟他为修好同北京的关系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新苏黎世报》接着写道:

"投靠北京不仅损害了美国对菲律宾的信任,而且,在针对南中国海一块矿产资源丰富的海域所引起的中菲主权争议中,菲律宾也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以阿基诺总统为首的上一届菲律宾政府曾于2016年在海牙国际法庭就此提起诉讼,并最终获胜。法官们驳回了中国对上述地区提出的主权诉求。但是,此前不久就任总统的杜特尔特却没有要求中国政府承认这一裁决。"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