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可以将习近平称作"独裁者"吗?

2023年9月21日

德国外长贝尔博克直呼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独裁者"的事件仍在发酵,中国外交部为此召见了德国驻华大使,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一令中国"强烈不满"的事件,中国官方媒体却鲜有报道。与此相反,德语媒体中相关的讨论则仍在继续。

BRICS Summit in Johannesburg
图像来源: Gianluigi Guercia/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时代》周报发表评论,就何为独裁者,习近平是不是独裁者,以及贝尔博克作为外长直呼习近平为独裁者是否恰当进行了分析。这篇题为《可以称呼习近平为独裁者吗?》的评论写道:

"大多数主流工具书对独裁政权的描述都大同小异:即这是一种由一个统治者、一个团体或一个政党独揽大权的政治制度。公民权力受到广泛限制或被完全剥夺。统治者可以随心所欲的滥用权力,完全不受其他机构的监督。它通过镇压、暴力和宣传手段来实施统治权。独裁者往往借助意识形态,有时也借助准宗教化的个人崇拜来确保其统治权力的合法化。此外,他们还会通过取消或废除接班人制度获得永久性统治地位。

习近平显然符合上述所有标准。中国自称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并由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不过,2012年上台以来,习近平已经废除了这个一党制国家内本来就为数不多的权力监督机制。习近平大权独揽的程度超过了其历届前任,他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而且还取消了国家主席任期两届的限制。"

评论指出,习近平治下,权力的任意性也在与日俱增:继外交部长之后,国防部长也宣告失踪。习近平在重新推动意识形态化的同时,中国的人权状况也在每况愈下。

《时代》周报:习近平之下,意识形态化日益严重,人权记录每况愈下。图像来源: Koki Kataoka/Yomiuri Shimbu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也就是说,贝尔博克的表述在内容上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外交领域的措辞标准有很多,实事求是只是其中之一。例如,沙特阿拉伯绝对无法称之为最民主的国家,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沙特阿拉伯拥有大量石油,所以该国并不民主的事实就很少被提及。换言之,外交辞令往往是在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也就是说,真相也是有价格的。

对德国来说,直呼朝鲜当权者金正恩为独裁者,代价会非常有限。因为朝鲜人不会购买德国汽车,但中国人却是有能力购买德国汽车的。但另一方面,贝尔博克此番言论应当也不会给德中关系带来长久的损害。因为今年六月,美国总统拜登也曾称习近平为独裁者,但这一称谓并没有给中美关系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官方媒体几乎没有就贝尔博克的相关表述进行报道。也许中国官方不想让人意识到,贝尔博克说了大实话。"

《法兰克福汇报》则发表评论,关注了德国经济界同独裁者的复杂关系。

"德国经济界同专制政权的关系相当矛盾。同历届德国政府的天真幼稚一样,德国经济届也曾长期保持着同专制政权的密切关系,其中同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最为热络。他们为此提出的理由也总是千篇一律:介入关于民主、法治和人权问题的争论,并不是企业的任务,更何况,通过做生意还能推动相关国家的开放程度,即所谓相互接近、促进变革。经济界还曾声称,尽管德国对相关国家产生了依赖,但并没有迹象显示,对方会利用这种依赖性进行胁迫。然而,面对当前的俄罗斯,这种幼稚天真的逻辑已经惨遭失败:恰恰是德国让侵略者俄罗斯变得像今天这样富有和强大。好在德国经济东方委员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基本放弃了同俄罗斯的往来。对于德国企业来说,也是时候该同令人疑窦丛生的大国-中国拉开距离了。在这一问题上,德国红黄绿联合政府值得经济界的学习。"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