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奥运车队经过时请屏住呼吸
2022年1月1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明镜周刊》以“危险的先例”(Gefährlicher Präzedenzfall)为题关注中国和立陶宛之间出现的贸易战。文章开篇描述称,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气温已经降至零下6度,但事实上这个波罗的海国家的冰期却早在夏天就开始了。自从立陶宛准许台湾在维尔纽斯开设代表处,北京方面就认定这是对“一个中国政策”的冒犯并扬言要采取惩罚措施。
文章写道:“一开始立陶宛对北京方面发出的威胁并没有特别在意,毕竟台北方面在欧盟很多国家都开设了代表处,光是在德国就有4个,但北京政府却从未因此就冻结外交关系或者展开贸易战。所以这次中国驻立陶宛大使被召回国的时候,外界原本也以为事情就了结了。”
但是11月18日,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成立之后,一切就都改变了。“最开始人们以为立陶宛在经济层面受到的损失只是有限的,因为立陶宛对华直接出口在其贸易总量的比重只占1%左右。更何况立陶宛早已习惯了面对强权国家的威胁,它与邻国俄罗斯往来的经验让它套上厚厚的盔甲”。
“但后来发现,外国公司在立陶宛生产的产品也不能在中国海关清关。这令柏林新内阁也不得不在圣诞节前就参与进来,因为这会殃及德国公司也遭受中国惩罚性措施的影响。汽车配件供应商大陆集团和海拉集团等都在立陶宛设厂生产。这些企业都在去年年底向欧盟委员会报告了这些问题。”
文章写道:“德国联邦经济部国务秘书布兰特纳(Franziska Brantner)周一(1月10日)晚间抵达维尔纽斯。她将目前立陶宛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称作是‘欧洲的问题’。她说应该保护欧盟内部市场不会遭受外力的破坏。‘立陶宛依旧是一个是个投资的好地方。’布兰特纳强调说。”
“立陶宛也警告说不能向中国屈服。‘如果不加以制止,这就会成为一个危险的先例。今后有可能会在任何一个国家重新上演。’立陶宛外长说。”
“请勿敲窗”
《南德意志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发生了交通事故?请您继续向前开车!”(Verkehrsunfall? Bitte gehen Sie weiter!)的讽刺杂文,调侃了一下中国“零容忍”的防疫政策。
近期北京市交管局发布提示,提醒市民群众在出行过程中,一旦与冬奥专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应“注意保持安全距离,不与车辆和车内人员接触,等候专业人员到场处置”。提示称这样是为有效防范疫情风险,避免贴有闭环管理标识的冬奥专用车辆与闭环外人员接触。北京交警也提示务必保持安全距离,市民别去“敲车窗”。
《南德意志报》发表的杂文中写道:“如果有奥运的车辆从身边经过,(北京)市民最好屏住呼吸,最好把目光垂下来,因为感染了奥密克戎变种之后常见的症状不仅是轻微咳嗽,同时还会遭遇美杜莎眼神。在古希腊神话中,凝视美杜莎眼睛的人都会变成石头。参赛运动员也被提醒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例如雪橇选手在赛道外也应该戴着头盔,实在不行也可以戴一个星球大战里达斯·维达的面具,胆子小的当然也可以选择全身装的熊猫装束。”
“如果这些都不管用(或者没人帮得上忙),那还有奥林匹克格言呢。不过最近奥委会主席巴赫把奥林匹克格言修改了一下。新版本是:更高、更快、更远——一起努力!”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