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梦寐以求的收购对象

张筠青(摘编)2016年4月28日

德国中小企业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收购首选。《南德意志报》指出,中国投资者希望通过收购解决许多问题,与此同时,他们也做好让步的准备。《日报》则关注了雾霾间接带动电动车在华销售的现象。

Deutschland KraussMaffei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Krauss Maffei/E. Franke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在署名文章"梦寐以求的新娘"(Begehrte Bräute)中写道,在中国企业的眼中,"德国中小企业"等同于"创新科技和耐用可靠"。谁要是在世界市场上挥起这样的旗帜,就能获得顾客的加倍信赖。而其中又以德国的机械工程特别受到中国青睐,因为中国企业难以摆脱廉价产品的形象,因此前往德国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

"中国企业的采购之旅通常可分为三种动机。他们希望在外国扩张,因为本国经济不再拥有10年前的动力,因此他们通过在国际上采购带动生意。"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制造商对获取高科技充满兴趣,而德国大量的中小企业拥有这样的技术。尽管中国投注了大笔资金进行研发,只有少数企业能在其领域中实践技术实力。第三,这群亚洲投资者对德国企业的经营之道兴致勃勃。德国企业已建立起的物流机制是吸引中国投资的珍贵资产,因为他们能透过德国渠道在国外营销自己的产品。"

文章作者分析,上述种种诱因促使中国投资者原因做出各种让步。"财力雄厚的中国企业支付高昂收购金,以购入'德国制造'的商标。不过,在双方达成协议后,经营上的挑战才刚要开始。在华企业老板们并不习惯与工会和职委会打交道。虽然在中国也有不少挂名为工会的团体,不过绝对不像在德国般是处于平衡劳动力系统中的独立机构,而是一党专政的共产党延伸出的触手。"

作者指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展现出足够的敏锐度,尚不敢质疑德国的产业关系。"但文章最后写道,中资收购德国企业存在着各种困难。"当中国股东也参与监事会会议时,事情就变得复杂许多。中国和德国经理人经常找不到共通的语言,必须依赖即席翻译。"


雾霾带动电动车发展

德语媒体指出,中国电动车市场有望取得突破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

德国《日报》本周则关注了雾霾在中国带来的商机。该报指出,电动车在中国正面临重大突破。严重空气污染使汽油车受到不少限制,但电动车却不在此列。

文章指出:"在欧洲,想要在电动车上取得突破还只是个梦想。不过在中国的几个大城市中已成为现实。单是在去年一年里,制造商就销售出33万辆电动车,在华取得牌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接近全球总数的一半。"

"当德国还在为是否通过政府方案刺激动力车销量争执不休时,中国早已实施补贴。不过,据北京的车商表示,政府提供的换算约为1万欧元的补贴并非决定性因素,更关键的是法律条规。鉴于严重空气污染,中国大城市限制新牌照的发放。在北京,目前每140份申请中只有一人能获得车牌。不过电动车却不在严格规范之列。"

文章也提到,在雾霾天汽油车禁行时,电动车依旧能上路。中国政府甚至将推行电动车作为施政目标,并且尽可能地实行补贴和投资。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所(Car-Institut)所长杜登霍费尔(Ferdinand Dudenhöffer)向《日报》分析原因表示:"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迄今未能在世界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如今中国领导层看见了契机,利用新能源汽车跻身引领全球市场的行列。" 杜登霍费尔指出,"如此一来,中国制造商将能拥有筹码,对抗迄今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汽车大厂"。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