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气候罪人”的承诺

王凡(摘编)2015年10月15日

伴随着巴黎气候大会的临近,环保问题成为媒体焦点。《时代周报》文章称,中、美这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如今声称要一起环保减排,然而其承诺缺乏实际约束力。《新苏黎世报》则关注了中国碳排放交易问题。

Symbolbild - Kohlekraftwerk China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巴黎气候大会、美中两国领导人处理地球大问题前,白宫和北京中共中央的公关谋士们先要解决很多小问题:巴黎勒布尔歇会议中心的聚光灯、话筒、摄影师都安排在哪里?奥巴马和习近平是否会像他们11个月前宣布美中要共同对抗全球变暖问题时一样,不过是握握手,还是他们会互相拍拍肩膀?是否会有新的(中美)联合声明?如果有的话,谁先来介绍它呢?"《时代周报》周四(10月15日)的一篇文章在开头这样问道。

"无论如何,11月30日这巴黎气候大会第一天的图像将会传遍世界。这些图像将会展现东方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以及这两个迄今为止几乎没有参与对抗气候变化国家的齐心合力。这将给予百万人希望,而这尤其应鼓舞其他国家领导人也来参与巴黎的大规模气候协议。"

文章写道,数月以来,奥巴马和习近平一直在大力宣传这项旨在减排的全球协议,两人在9月底的联合呼吁中要求达成"有抱负的"共识。不过,两国本身对气候保护的贡献可算不上有抱负。"即便是这些中庸的承诺,能否兑现也还令人质疑。"

奥巴马9月底在白宫接待了来访的习近平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E. Vucci

奥巴马宣布,在未来十年对比2005年减排28%,而习近平则称,中国的排放量将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这听起来不错。然而事实上,两个承诺都是非约束性的。"

文章随后写道,虽然习近平表示,排放量应最迟在2030年不再上升,但习近平没有说,排放量在达到峰值前还将增加多少。他也没有说,排放量在达到峰值后将下降多少。

"北京宣称,想要在2030年前,单位GDP最高减排65%。然而这并没有强制性抑制排放量的增长。说到底中国经济产值继续攀升,从实际数值来看,其排放量也可能继续增加。毕竟决定气候变化的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而不是习近平承诺的发展曲线。"

"气候政策上进入攻势的中国"

《新苏黎世报》也关注了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表现。该报10月14日的文章称,北京如今定下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然而对于"这些计划在庞大的中国能否落实,仍存在怀疑"。

"中国于巴黎气候大会前,在气候政策方面开始进入攻势,并表现出外交敏锐度:中国开始自觉地扮演起一个积极角色。"文章援引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专家宋冉平(音)称:"纵观中国的新角色,终于不是只有豪言壮语,而是也有行动了。提出一个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系统是一个鲜明的信号。这就像中国在其他计划中一样,先是在五个城市、两个省份引入试验项目,以便从中获得建立全国系统的经验。"

文章写道,中国计划到2017年,全国使用统一的碳排放交易系统。"然而对于这一目标的公布,很快就能听到质疑中国是否能够在全国建立这样一个系统以及该系统是否能够可靠运行的声音。"

"这涉及的是这样一些问题:中国能否让该国大量企业协调一致? 能否让这些企业的行为得到监督?能否确实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据德国联邦环境署消息,中国已将针对碳排放的相关测量仪器、措施投入使用。另外,反腐行动……以及社会价值的变化也让人们对中国成功引入一个全国性(碳排放交易)系统寄予希望。如果说中国人曾经在很长时间里,都毫无怨言地接受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实现富裕,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如今中国政府知道,要避免保持其权力稳固,必须注意人们对骇人听闻的环境条件的不满。"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