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王毅访德 考验“新对华政策”

2025年7月3日

中国外长王毅本周先后访问布鲁塞尔和柏林。《商报》写道,德国新政府曾要求“新的对华政策”,这次访问将成为首次检验。《法兰克福汇报》认为,欧盟外交专员卡拉斯直白点明双方分歧,在外交关系上是最大限度的对抗。

今年5月,德国新任总理默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据报道,柏林有消息称,德国总理有可能10月访问亚洲图像来源: Li Xueren/Xinhua/-,Yauhen Yerchak/Zuma Wire/picture-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商报》题为“德国新对华政策的首次检验”的文章写道,德国新政府就任前,曾对北京表示高度质疑。现任外长瓦德富尔(基民盟)2023年中曾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继续是“德国和欧洲外交、安全和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挑战之一”。联盟党议会党团曾在一份立场文件中要求“新的对华政策”。

今年5月,默茨曾在政府声明中警告:“我们看到,中国在外交政策行动中,具有体制对手性质的元素增多。”

文章写道,本周四是首次检验,德国政府有关“新对华政策”的说法是否当真。瓦德富尔作为外长首次在柏林会晤中国最高级别外交官员王毅。

文章写道:“外长瓦德富尔在基民盟内部被视为改变对华政策的推动者之一,——即改变默克尔时期对德国经济在华业务无条件的支持。此次与王毅的会晤,也将为7月24日-25日的欧中峰会做准备。批评性的议题有很多,以致于有传言称,如果在那之前达不成一致,特别是关键原材料供应方面,欧盟可能取消峰会。”

“欧洲在华商会称,新近一些企业获得出口许可证。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向《商报》表示,有所改善,但还需要‘系统性的程序简化和加速,从目前的救火模式转向常规化、稳定、可预见的批准程序’。”

文章写道,在安全政策方面,中国也日益成为对欧洲的威胁。中国企业据称向俄罗斯运送大量战争相关物资,由此维系莫斯科对乌克兰的战争。北京否认。

文章写道:“在德国新政府内部,基民盟占据德中关系的关键职能部门:总理府、外交部和经济部。总理默茨在联盟党内部属于对中国的批评者,这时日已久。执政联盟内传出,默茨与中国党和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底的通话,也加强了默茨的立场。据称,习近平对于对话的兴趣,不及发表一篇演讲。”

文章写道,或许默茨接下来会发出信号。“在柏林听闻,政府内部正在计划一次亚洲访问,时间可能是10月。总理想要率领一个经济代表团,但在前往中国途中可能先在印度停留,——由此向中国政府发出信号,德国贸易关系多样化的计划是认真的。不过另一方面,他也想要表达善意。周四王毅前往总理府与默茨的外交政策顾问绍特(Günter Sautter)会晤时,总理计划过去看看——这是外交礼节上的一种姿态。”

“有疑问的是,执政联盟伙伴是否支持对北京更为强硬。社民党内一些人士希望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少一些对抗。”

文章写道:“与乌克兰战争、与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打交道以及中东冲突相比,对华关系目前仅扮演次要角色。即便在联邦议会外交委员会,据议会圈中的信息,这迄今也并非更大的议题。”

“外长瓦德富尔至少在一点上得以坚持己见。与两年前李强与时任德国总理肖尔茨会晤时不同,这次两位外长将回答记者提问。在德国看来这是理所当然,对集权政权北京来说,则是绝对的例外。”

卡拉斯:‘中国不是我们的对手,但在安全问题上,我们的关系日益紧张”图像来源: Dursun Aydemir/Anadolu Agency/IMAGO

最大限度的外交对抗?

前往柏林前,王毅周三访问布鲁塞尔,并与欧盟外交专员卡拉斯会晤。《法兰克福汇报》题为“外交关系上最大限度的对抗”的文章写道,二人“除合照之外,没有其它公开亮相,无论是中方还是欧方。”

“卡拉斯以会晤前准备好的声明定调:‘中国不是我们的对手,但在安全问题上,我们的关系日益紧张。’然后是一连串列举:‘中国企业是莫斯科的生命线,以维系对乌克兰的战争’,这位爱沙尼亚人说道。‘北京实施网络攻击,干预我们的民主,实行不公平贸易。’她说,这损害欧洲的安全和就业。这些她都将与王毅磋商。‘我将表明,促成欧洲的一场战争,同时寻求与欧洲更紧密的关系,这是自相矛盾的。’”

文章写道:“这在外交关系上是最大限度的对抗,尽管卡拉斯此前已有过这样的表态,如欧盟外长会晤后。”

“但毕竟曾有期望,双方或许会重新靠近。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北京在与美国的关税争议中,同欧盟一样,强调要遵守国际规则。二是,4月底,北京取消了对欧洲议会四名议员的制裁。”

“但这并未让其它欧盟机构感到信服。一名欧盟官员在王毅的会晤前指出,还有其它中国2021年实施的制裁继续存在,包括针对学者,以及欧盟政治与安全政策委员会(PSK)。该委员会是各国在大使层面上就安全政策议题做出决策。并且,这些措施当时就是完全过度的。这位官员因此只想称之为‘所谓的魅力攻势’。他说,涉及到贸易上的利益,中国人很聪明。但问题的本质并未改变‘北京在拖延时间’,他说道。‘他们可能希望,我们不会坚持维护我们的利益。’”

文章写道:“或许这一估计可以解释,卡拉斯及其随员为何如此公开地点明分歧。”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