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美国

德语媒体:“美国恐惧”、“法国恐惧”和“德国恐惧”

2024年5月18日

针对美国最新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特殊关税的政策,德国媒体纷纷发出谴责声音,认为这是美国选战期间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但在欧盟该如何应对的问题上,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未来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特斯拉 是否也要被“税”?
未来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特斯拉 是否也要被“税”?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VCG

(德国之声中文网)位于德国西部城市杜塞尔多夫的《莱茵邮报》在其名为“西部之声”的版面上刊登题为“一场破坏性的关税竞赛”的评论文章指出:关税竞赛短期内或许对少数人有利,但长期来看对所有人都有害,保护主义最终只会制造更多的输家。

名为Antje Höning的作者在评论的开头写道:“乍看之下,这件事似乎很明确:中国通过补贴其汽车和太阳能产业来获取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为此,美国总统乔·拜登决定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25%提高到100%,以此将其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然而,尽管拜登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的政策却是错误的。他为了保护部分工业,牺牲了其他企业获得廉价原材料和消费者购买廉价中国汽车的机会。”

拜登在选战如火如荼之际 拿出了向中国产品大幅增税的杀手锏(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White House/ZUMA Press Wire/picture alliance

评论接着指出:“欧洲国家也会受到拜登关税政策的影响:中国无法在被封锁的美国市场出售的商品将涌入欧洲市场。然而,欧盟委员会若对此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将是一个错误。关税不仅损害了欧洲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也容易导致中国报复性地封锁德国豪华汽车市场。关税竞赛短期内或许对少数人有利,但长期来看对所有人都有害,保护主义最终只会制造更多的输家。”

“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应该容忍中国的不公平行为”,作者在结尾评论称:“在涉及安全问题时,欧洲国家必须以法规回应,比如华为在德国移动网络中不应该有立足之地。然而,在其他方面,贸易应该保持自由。欧洲制造商需要通过高质量的产品说服消费者,让他们相信欧洲产品优于中国的廉价商品。”

《新苏黎世报》:“欧盟不应跟随美国”

针对美国最新针对中国产品大幅提高关税的行为,瑞士的《新苏黎世报》发表的文章题为“欧盟不应跟随美国”,指出:“美国采取的这一措施显然是总统乔·拜登在选举期间的纯粹保护主义行为,欧盟不应被其影响。尽管欧洲议会选举临近,但布鲁塞尔应谨慎考虑是否冒着贸易战的风险进行报复,尤其是在中国可能采取报复性关税的情况下。”

评论称:“虽然中国确实通过直接补贴支持过本国的企业,但在通过补贴提高本国企业竞争力方面,美国和欧洲也不是无辜的。因此,布鲁塞尔应仔细权衡,是否值得冒险引发一场破坏性的贸易战,特别是在中国政府几乎肯定会采取报复性措施的情况下。”

法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几乎没有存在感图像来源: Renault

作者随后深入分析写道:“在应对所谓的中国汽车入侵时,欧盟这次表现出的是‘法国的恐惧’,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德国的恐惧’。中国厂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对法国和意大利品牌以及大众集团的一些品牌构成竞争。相反,宝马、奔驰以及大众的奥迪和保时捷品牌几乎完全专注于高端市场。而且,德国制造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非常成功,他们每售出三辆车中就有一辆是在中国销售的,保障了大量德国就业岗位。相比之下,法国和意大利品牌在中国市场几乎没有存在感。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这将对德国制造商造成巨大打击。”

所以作者认为:“冷静来看,所谓的席卷欧洲的中国电动车风暴目前还只是微风。2023年,中国汽车在欧盟市场的占有率仅为2.6%,在德国则为1.3%。”因此作者建议:“布鲁塞尔应超越单纯的国家利益,确保市场竞争条件大致公平。然而,目前尚未到需要通过提高关税来保护本土供应商的地步。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消费者有利,因为他们可以从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价格中受益。更激烈的竞争还将激励本土供应商提升自己。相反,贸易战将推高价格并减少供应。此外,欧盟如果一方面长期以来以气候保护为由推动电动汽车,另一方面却阻碍外国供应商进入市场,尤其是那些有助于实现其目标的外国供应商——这将损害欧盟的信誉。”

《南德意志报》:“一项中国战略”

德国《南德意志报》最近也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呼吁欧盟拿出“一项中国战略”,在以此为题的评论文章中,作者Florian Müller指出:“拜登总统宣布的关税不仅影响电动车,还波及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总价值18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受到影响,而中国对美出口总额达4270亿美元。因此,经济影响是可控的,但象征意义重大,因为这些关税瞄准了中国政府认定的增长驱动力产业。”

文章随后写道:“因此,更有可能的是,北京将继续对华盛顿采取现有策略:对来自中国视角的不公正挑衅(如芯片制裁和TikTok禁令)进行强烈抗议,但在报复上保持克制。这样,北京可以在全球南方国家面前将自己塑造成美国帝国主义的受害者,并指责美国背离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尽管中国自己从未完全遵守这些原则)。”

作者随后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存在,美国仍将继续从中国进口大量商品。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关税恢复失去的工业岗位是不现实的。例如,中国的太阳能公司近年来将生产终端转移到东南亚,从而绕过了关税。尽管这种方式成本略高,但中国企业仍然具有价格优势。

从中看到欧洲机会的作者认为:“对于欧洲来说,这是一个采取不同路径的机会。欧洲可以吸引在关键领域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在当地进行生产,带来就业和技术转移……但同时,欧洲必须小心不要过于依赖中国技术,并保持自身工业的竞争力。虽然关税可以作为工具,但需要有清晰的战略支持。”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