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科隆城市报》评论称,基民盟籍外长推迟出访中国的行程之后,社民党籍的德国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开始了北京之行,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外交动作。但更为糟糕的却是,这位财长在北京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这篇题为《克林拜尔在北京:几乎无牌可打》的评论写道:
“有一个事实众所周知,但却有必要反复强调:德国的繁荣机制建立在三根支柱之上,安全依靠美国,廉价能源依靠俄罗斯,而德国产品的销售则依赖中国。随着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第一根支柱已经摇摇欲坠,而俄罗斯发动侵乌战争之后,第二根支柱也已不复存在。
更为令人遗憾的是,第三个支柱的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坚信,在全球化时代,经济上错综复杂的相互依赖将会使政治趋于缓和,并最终带来和平。然而,现如今,贸易政策却沦为了超级大国的政治施压工具。克林拜尔的中国之行就是这种政治大背景的一个投影。
联邦政府内部缺乏相互协调,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在于,基民盟籍外交部长瓦德富尔遭到中方冷遇,进而决定取消北京之行之后,克林拜尔本来也应当取消行程,否则只会给外界留下联邦内阁可以任人挑拨离间的印象。”
《科隆城市报》的评论写道,瓦德富尔因为批评中国在台湾海峡的所作所为而遭到北京的冷遇,而相比之下,克林拜尔的表述则要审慎得多。这也正是问题所在,德国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向北京施压的筹码:
”事实上,克林拜尔的一系列表述都是无力感的外现。他呼吁中国,为结束俄乌战争付出更多的努力。而现实却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正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坚定盟友。德国副总理兼财长克林拜尔还强调,中国方面注意到了德国对稀土供应问题的担忧。而事实却是,中国看到了德国人的恐慌。毕竟,中国对德出口已经是德国对华出口的两倍。
尽管德国仍是欧盟内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中国手中握有一系列施压武器,而克林拜尔手中却无牌可打。他至多只能发出威胁称,德国会密切关注台海局势。但可以预见的却是,一旦中国对台湾发动进攻,德国又能做什么呢?几乎什么都做不了。”
“德国如同战略侏儒”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写道,中国企业以投资方式在德国经济界进行“战略布局”的同时,德国在对华经济关系中,却严重缺乏战略考量:
“在同既是伙伴,也是对手的中国展开经济竞争时,德国有时候看上去更像一个战略侏儒。德国经济确实有一些战略优势,例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以及诚信可靠。但这些王牌却很少会持久性地发挥作用。而当我们看到,中国已经在芯片或稀土开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时,我们只会惊讶不已。
的确,当中国投资者购买德国中小企业时,德方常常抱持怀疑态度。人们担心工作岗位的流失、担心生产线会被转移至中国。而每当中国人不但不裁员,甚至还扩招员工时,工会和职工代表们也总是会如释重负。事实上,这一切都不会妨碍中国投资者学习德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重要工艺流程。而从战略角度来看,这要比保住工作岗位重要得多。
中国企业继续将德国视作海外投资的战略要点,这对我们来说应当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这绝不是高枕无忧的理由,因为只有当德国企业以创新精神强化其战略地位时,德国才能继续吸引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外国投资者是对德国工业的丰富和充实,而并非对本土经济的排挤和打压。只有当我们停止对本土工业进行投资时,才意味着资产大甩卖的开始。”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