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面对习近平 欧盟更自信

叶宣(摘编)
2019年3月27日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结束了欧洲三国之行。他在巴黎与德、法和欧盟领导人举行的不寻常的四方会晤,以及欧盟对华政策的走向是德语媒体聚焦的话题。

Merkel Macron Juncker Jinping in Frankreich
双边变成多边图像来源: Reuters/P. Wojazer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时政版刊登题为"关于猜忌和平衡"(über Argwohn und Ausgleich)的文章,总结此次四方峰会的基调是:欧盟领导人希望重新谈判与中国的关系,并向其它欧洲国家发出信号。

"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来访进行国事访问。这原本是一个纯双边的事件。但由于马克龙在与这个远东超级大国的关系中寻求欧洲角度,因此也邀请了默克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参加会谈。这一举动体现的,正是坐在会议桌旁的三位欧洲人向习近平所要求的:更多践行多边主义,……即国际关系不应是片面向一方倾斜的,而应让所有参与方得到满意的结果。默克尔、马克龙和容克在会谈中委婉地指出,他们认为在与中国的关系里,好处更多在中国这一边。三位欧洲人希望一起将对华关系重新定位,以便使欧洲在一个不断变革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地位。"

文章指出,发自爱丽舍宫的这一信号针对的,不仅仅是习近平一人。还有其它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因为中欧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不平衡的一个原因是欧盟国家的不团结。

"默克尔、容克和马克龙并肩出场也是欧洲人的一次自我肯定。'欧盟是一个多边项目,我们力图一致对外表达立场',默克尔提醒人们,在与中国的关系里,像'伙伴'、'对手'这样的词必须重新定义。她还说并不反对健康的竞争。马克龙则指出双方存在'意见分歧'。"

三位欧洲人希望一起将对华关系重新定位图像来源: Reuters/P. Wojazer

初露锋芒

瑞士出版的《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认为欧盟几位领导人面对中国显示出了更多自信,更敢于表达诉求。"这一策略转换其实早该做出了,而且不应仅限于口头宣示"。

"三位欧洲政治家合力一致地面对来自中国的客人。他们表现出了欧盟面对这个崛起的世界大国时的团结和决心。而过去所缺乏的往往正是这一点。这一新的表达基调是上周欧盟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峰会决议的一个结果,会议制定了对华关系的新方向和更具锋芒的战略。"

文章总结了欧盟委员会拟定的对华关系"十点计划"的内容,其中包括要求中方遵循平等、互利、公开透明的原则,呼吁各成员国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不能放弃欧盟共同的基本价值和法律。

"这样明确的表达和新的自信语调早就该有了。长久以来,欧洲政治家和企业一直对中国卑躬屈膝,就是为了不影响在巨大中国市场的一份利益。而中国则巧妙地利用西方企业和国家间的竞争坐收渔利。作为贸易集合体和世界最大的内部市场,欧盟若是采取团结一致的立场,则能给中国施加大得多的压力,贯彻自己的利益。没有哪一个领域像对华外交政策这样,更能体现欧盟政策一体化的意义。"

"从这一点上看,巴黎的共同会晤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马克龙邀请默克尔和容克与会,打破了北京所习惯的方式--即通过与单个国家的双边会谈和协议分化对方阵营,削弱多边协定。不过,到欧盟能拿出共同的对华关系行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