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财长:支持自由市场 不希望德国和欧洲成输家
2025年11月20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财长克林拜尔(Lars Klingbeil)本週出访中国,週三(11月19日)在上海表示要支持自由市场,但竞争必须公平,且若中国以国家力量补贴产业,那欧洲就必须保护市场。
克林拜尔为德国现任梅尔茨(Friedrich Merz,又译默茨)政府任内首位造访中国的部长。他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说:“我支持自由开放的市场,但我不希望我们最后在欧洲、在德国都变成输家。”
克林拜尔以欧洲钢铁产业面臨的挑战为例指出,欧盟提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进口钢铁加征新关税,以维护欧洲本土产业的竞争力。他表示“不希望看到德国钢铁业因中国钢铁由国家扶持而受到伤害”,并补充,德国钢铁业具备良好基础,且正朝向减碳转型。
谈及欧盟是否应采取更强硬的对中立场时,克林拜尔指出,有关中国的议题在欧盟理事会和欧元集团中日益重要,而欧盟应以“统一立场”面对中国。
德国国会已批准成立专家委员会,重新检视德中贸易关系。德国新政府对华为的态度也变得更强硬;梅尔茨上週表示,政府已决定替换5G网络中的华为设备,并禁止未来在6G网络中使用中国生产的部件。
克林拜尔坦言,更换部件设备会让德国企业付出高昂成本,但“所有供应商都适用相同標准,这是有关安全的问题”。他也认为,此举同时将为德国与欧洲企业带来新的商机。
克林拜尔表示,有关德国对华为的措施也在此行德中会谈中受到讨论;德国也向中国重申自身关切,包括稀土限制和俄乌战争等议题。“当我们明确表达自身利益时,中方其实乐于听取并展开讨论。”
盡管欧洲高度关切俄乌战争是否能尽快终结,但克林拜尔承认,中方没有促成新的进展。他说:“我们必须持续呼吁中国,唤起其责任感。中国或许是普京仍愿意听取意见的唯一国家。”
德国试图摆脱对中国经济依赖仍具挑战
中国自2016年到2023年间一直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国,但2024年起,随著德国试图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美国再度跃升为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前9个月,德国自中国的进口跟去年同期相比成长8.5%,但德国对中国出口则大幅下滑了12.3%。这一趋势出现之际,中国制造业因美国高额关税而将更多产品转向其他市场,而中国企业也在多个产业成为德国企业的重要竞争者。
荷兰国际集团(ING)德国经济学家布热斯基(Carsten Brzeski)指出,这一变化“反映了美国关税对德国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
根据今年7月达成的协议,欧盟对美国的出口将面臨基础税率15%的关税,远高于特朗普重返白宫前的水准,对已陷入困境的德国经济而言是沉重的压力。
布热斯基指出,“这显示德国经济,尤其是工业部门,仍然依赖从中国进口稀土、半导体及其他关键原材料”,也突显德国正试图摆脱对中国经济依赖时所面臨的结构性挑战。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