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台海两岸怎样走出困境

2014年2月12日

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南京拜会中国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成为台海两岸相隔半个多世纪后的首次官方会谈,堪称突破。不过,默卡托研究所中国问题高级研究员施密特在访谈中认为,双方的目标相去甚远,尤其在统一问题上。

Symbolbild Flagge China und Taiwan Freundschaft Händeschütteln
图像来源: Fotolia/S. Finn

德国之声:施密特先生,台海两岸在时隔65年之后,双方官方代表举行首次会晤,议题自然不会缺乏,理论上,国共双方仍处在战时状态。如果看一眼会谈结果,更多的是象征性的,还是有其实质意义?

施密特(Dirk Schmidt):当然这里涉及的首先是象征性会晤。这是第一次部长级别的正式官方会晤,双方都是各自负责台海政治关系的重量级人物。过去,类似的会晤都是在第三国举行,都是非正式性会晤,比如前政府官员或前反对党政治家到大陆访问。本次部长直接会晤堪称是一次突破。这里还有另一层实际意义,即双方在这两个部之间(台湾陆委会和中国国台办)就此建立了交流的新管道,再加上以前就存在的联络渠道,使双边政治关系实现正常化。现在不仅这样说,而且也这样做了。

这将意味着什么呢?双方谈论什么议题呢?

我想,这两名部长级人物的政治家会着手处理直到目前为止未能澄清的技术细节。他们二人都说,要用务实主义和创造性精神进行谈判。台湾和大陆之间有一项"服务贸易"协定,半年以来一直挂在立法院讨论,没有得出结果。现在该案可以由两人商量。设立常态化的联系沟通机制,该事也已讨论多时,谈不下去。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机制拥有怎样的权限,就像以前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对方设立常驻代表处,它们能否处理领事事务,如果国民被刑拘,作为联络沟通机制,能否前往拜访看望。这里一些技术细节以及法律问题还有待澄清。这些话题今后必须讨论。另外的议题包括,在大陆学习的台湾大学生买怎样的健康保险。这类具体问题,因有某些摩擦还未能解决。现在有了这两位重量级政治家,以及来自政界的压力,人们希望,在未来找到解决的办法。

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中)前往南京前在桃园机场(2014.02.11)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om

如果看一眼核心冲突问题,人们的印象是,台湾人对目前的"现状"是可以接受的,但大陆一方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像在施压。去年秋季习近平说,两岸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该言论同双方刚刚建立的还相当脆弱的联系纽带是相互支持,还是相互矛盾?

您在提问中已谈到最关键的一点,习近平的确说过以上言论,本次会晤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也说,要充分利用会晤带来的活力,不能退回到此前的局面,要利用这一活力产生的契机,推动两岸的政治关系,当然这会着眼两岸的统一问题。这一点在台湾方面十分有争议,看一眼台湾民调就会知道,台湾75%以上的民众希望保持现状。当然他们也希望改善签证手续,方便旅行,除此之外,他们对目前状况满意。而支持统一的台湾民众只占不到10%。这里是一个关键点,即中国领导层希望改善双边关系,以达到政治解决的目的,而中华民国台湾则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拖延时间。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见解最终会在一个地方激烈碰撞。比方在小事上,如怎样称呼、头衔上,今天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事,即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前往南京中山陵,孙中山作为革命领袖受到台海两岸的尊敬。在中国大陆媒体上出现的是,王郁琦强调了两岸共同的遗产以及中华民族;而台湾新闻发布则指出,王郁琦主委强调,中华民国已经历了103年。在这一点上,双方的象征物产生碰撞。他们将怎样走出这一困境,对我而言,中期乃至长期并不清楚。

国民党2008年在台湾重新执政后,台海两岸的关系出现很大改善。双方签署了贸易及交通领域的多项协定。经济关系也在拓宽。台湾将于2016年举行下届总统选举。台湾选民是台海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力量吗?

我是这么看的。今年秋季和今年底台湾将举行七合一选举,即地方选举和立法会选举,因此政坛发生变化是可能的。人们也可以将大陆这几个月来的压力来这样解读,至少台湾反对党方面是这样理解的,即造成既成事实,即便反对党上台,也无法改变。台湾的选民的确是一个关键因素,当然选举的结果不仅受到两岸关系的影响,其他因素也很重要。马英九一段时间来已变得不受欢迎。他全力推动的自由贸易因其成本以及社会不平等因素,而在台湾备受争议,失业率、经济成长率等,都会是选举因素。国民党能否在秋季及后来的选举中获胜,还十分不确定,而反对派则会有意在这里削弱国民党。这一切都还有待观察。我也认为,还将出现新的动态。

马英九2008年当选台湾总统,2012年连任图像来源: Reuters

采访记者:Matthias von Hein 编译:李鱼

责编:石涛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