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分裂:两德如何重新成为统一主权国家?
2019年11月7日柏林墙倒塌30周年、两德统一29周年系列
(德国之声中文网)19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开启政治路线转向;1989年,东欧爆发和平革命--历史潮流势不可挡,国际峰会上开始在幕后讨论所谓的"德国问题"。自1949年起分裂的德国重新统一,成为一个仍旧遥远、但不再不可能的话题。
柏林墙倒塌让一切成为可能
德国政治家态度谨慎。自从二战战败后,德国原本就失去了对自己未来的决定权。1945年波茨坦公约规定,只有在四个战胜国法、苏、美、英的同意之下,才能让德国重新统一。即便是1989年11月9日的柏林墙倒塌,对这一格局仍影响甚少。不过,在一夜之间成为冷战结束标志的这一历史性事件,的确迫使各方尽快作出反应。在波恩、柏林,在莫斯科、华盛顿,在巴黎、伦敦--各地当权者都担心形势失控、最终不可收拾。
科尔走出第一步棋
柏林墙倒塌后的数日和数周,人们心情紧张地把目光投向莫斯科和华盛顿。因此,当1989年11月底首先是德国总理科尔迈出第一步时,这便更令人惊讶。在没有与战胜国磋商的情况下,他在联邦议会提出一项十点计划,事实上描述了走向德国统一的步骤。巴黎、伦敦十分震惊。莫斯科也对科尔无预警的行动毫无准备。华盛顿不明就里。不过,很快,各国政府便意识到,这位德国总理所走的这步棋为欧洲新秩序提供了一个机遇。
德国统一的外交层面
那么,此后欧洲的边界该如何界定?是否允许两德都加入北约?是否要签署和平协议、正式结束二战?苏军从东德撤出该如何实现?数月之久,世界强国就德国的命运谈判。由于影响深远,谈判十分艰难,伦敦和巴黎也对于德国统一表示出强烈的反对。
最终,谈判达成一项妥协,各方、特别是苏联也予以同意:德国成为欧洲整体安全战略的一部分,盟军在德国放弃占领权。签字后的该条约,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前提。
欧洲历史里程碑
条约中规定了所有欧洲边界,也包括数十年争执不下的德波边界--奥德河、尼斯河界线问题。德国失去了奥德河、尼斯河界线以外的所谓"东部地区"。不过,最终这是德国所发起并以失败告终的二战的结果。
此外,德国放弃拥有核武和生化武器,并同意削减联邦国防军人数至37万人。与此同时约定,苏联红军在1994年以前撤出前东德。各签字国在莫斯科还达成一致,1945年和1946年在东德进行的土地改革将不会宣布为无效。
德国主权
作为回报,盟军在德国的权利宣告终结。作为二战的结果,同盟国军队在1945年占领了德国。1949年两德成立后,法、英、美在西德驻军,苏联在东德驻军。他们在德国拥有军事和政治力量,并行使国家权力(Hoheitsrechte)。两德并不拥有完全的主权,并且受制于各自占领国的地缘政治考虑。如今,这一状态结束。特别是对苏联来说,这意味着在中欧权力的显著丧失。克里姆林宫首脑的政治影响力曾一直延伸到勃兰登堡门,如今,他的触手只伸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界便须作罢。
等同和平条约
该条约不单规定了"德国统一的外交方面",同时也等同于二战各方之间的和平条约。签字国在莫斯科达成一致,此后既不会向德国索要战争赔款,也不会对德国主权施加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