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手术易施器官难寻-德国人不愿死后捐躯?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8月23日

有人说,人体器官移植是一种“生命的接力”,一个人的生命由此可以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得以延续。可惜的是,这种浪漫主义的爱心并未在现实中广泛传布。或者,人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并未洒脱到可以舍弃肉体的程度。

纵有妙手回春的医术,也须先有可供移植的器官图像来源: AP

在德国,人体器官移植已不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然而稀缺的人体器官却成为制约这项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1万2千名患者等候在接受手术的名单上,这种等候十分漫长,往往需要超过一年的时间,因为愿意死后捐躯的德国人实在太少了。

欧洲人对待死亡的理解各不相同,这直接影响到人们处理遗体的态度。德国人相对保守一些,递交器官捐赠书的也在少数。德国器官移植捐赠中心的主任医生马丁.布吕克解释说,如果当事人生前有捐献意向,并签署了协议,他的家人没有拒绝或者反悔的权力。

如果没有文本凭证,捐赠与否,须按其直系家属的意志行事。这一条法律规定适用于德国、挪威、瑞典、丹麦、芬兰、英国、希腊和荷兰。虽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0%的德国人愿意死后捐献遗体,但是实际上只有12%的人签署了协议。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这个比例是太小了一些。

科隆联邦健康咨询中心的负责人伊丽莎白.波特表示:“也许有些人是乐意让自己的器官发挥余热的,但是并没有人鼓励他们真正这样做。一些医院没有参与这个项目,因为他们在组织及运作方面存在着人力物力的不足。也就是说,器官捐献工作在整体结构上欠妥。”

相形之下,瑞典就有不错的表现。议会成立了一个名为“珍视生命”的宣传小组,通过广播、电视、英特网广而告之,鼓励国民注册报名,捐出遗体,拯救他人。这个活动果然有效,一年之后,加入者人数从8千爆涨至10万。

在波兰,90%的公众积极看待死后捐躯事宜。波兰器官移植协调中心的罗文斯卡认为,这与教会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罗文斯卡说:“众所周知,波兰是一个盛行天主教的国家。既然教皇在梵蒂冈发话说,每个人都应死后将器官贡献出来,波兰人自然言听计从。”正是出于教会的影响,东欧近年来在器官移植方面取得不小的成绩。

法国的情况则十分不妙。同捷克、匈牙利、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比利时相比,虽然法律同样规定,如果当事人生前没有明确拒绝捐献遗体,他的器官是可以被挪作他用的。但是法国依然显示出不同于东欧的国情:人体器官供不应求。每年等待器官捐献的病人多达1万人,另有250人没能捱到上手术台。

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院的尤根.尼文斯表示,需要移植肝脏的患者处境更加困难。他说:“许多黄疸性肝病患者急需更换一个肝脏,这种手术的时效性很强。假如是肾病患者,我们可以在施行移植手术之前给他一些辅助治疗,延长他的生命,但同样的做法在肝病患者身上行不通。没有移植源,他们只能死去。”

英国也很缺乏可供移植的器官。举例来说,有7千名病人需要换肾,但真正能够施行的移植手术每年不过才1千4百例。英国政府希望颁布一部新法律,使得每个公民都能成为潜在的捐躯者--当然,这要在当事人不反对的前提下。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