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首批来德中国护工
2014年5月2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宋熙小心翼翼地将那位老太太坐的轮椅推到饭桌前,把自己的手轻轻搭在她肩上,喂她蔬菜汤。这位年轻的女护理员指着汤里的绿葱,问道:“这是葱,不是吗?”96岁的海泽(Luise Heise)太太点了点头。宋熙把调羹送到了她的嘴边,对她说:“喝一点儿吧。”两个人都笑了。
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水上公园”养老院的这位居民为能给这位24岁的中国女青年提供某些语言上的帮助也感到不少乐趣。海泽告诉说,不久前,她曾请宋熙帮她拉一下鞋拔,起初,对方只投来不解的目光。不过,在日常起居方面,她们之间的交流十分顺畅。她说,每一回宋熙来看她,聊上几句话,她都会很开心。
宋熙是今年元月作为老年人护理人员来到德国的首批5名中国人中的一个。通过这一试点项目,德国护理业雇主联合会希望有助于解决专业人员缺乏问题。到今年年底,将有150名中国护理人员进入德国。
来自湖北的宋熙早就希望当护士。她眼睛对着天花板,说道,护士犹如天使,她愿意帮助他人。她在家乡上了5年大学,其中一年在医院实习。拥有学士学位的她在互联网上寻找就业位子,看到了德国的这一机会。
护理业雇主联合会是在两年前同德国联邦雇主联合会和中国劳动部门共同启动这一试点项目的。这位中国女青年毫不犹豫,提出了申请。她知道,德国人是很友好的。作为准备,她在北京参加了一个为期8个月的德语培训班的学习。
她的很多同学留了下来,在国内医院工作。宋熙说,在国内容易找到活儿。不过,各地给的薪资差别很大。医疗护理人员平均月工资相当于600欧元。养老院目前在中国还很少。宋熙说,这一情况需要长时间才会有所改变。在她家乡,亲戚护养老人、病人,那是正常现象,“是传统”。
“双赢局面”
在法兰克福的私营护理公司库兰努姆(Curanum),24岁的宋熙的初始月薪是1900欧元,在通过护理专业人员认证考核后,月薪为2400欧元。
护理业雇主联合会主席格莱纳(Thomas Greiner)说,有成千上万的人申请参加这一试点项目。他认为,这一机会对中国人很有吸引力,这是一种“双赢局面”。眼下,德国已缺少3万护理人员,数量以后还会迅速增加。据他的计算,为填补空缺,理论上,每两个十年级中学生中就该有一个从事护理职业,而“这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中期上,必须也从欧洲境外招募专业人员。中国愿意提供,因为该国有大量受到良好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许多人已经在全球范围工作了。格莱纳确信,这一试点项目会取得成功。
护理问题专家比恩施泰因(Christel Bienstein)则持怀疑态度。私立大学维腾/黑尔德克(Witten/Herdecke)护理科学专业的这位负责人表示,鉴于专业人员奇缺,从境外引入少量护理人员,于事无补。她指出,重要的是,国家应设法鼓励年轻人从事相关职业,为此,必须使相关职业的工作条件更具吸引力。
不过,宋熙已相当满意。她已习惯这里的生活,乡愁也逐渐减轻。她说,她有时也想念家人,想念自己的奶奶,但养老院的居民们却给了她某种慰籍。海泽太太如今已成了她的“准奶奶”。宋熙叫她“海泽奶奶”,只要有可能就来看她,聊聊天,开开玩笑。
海泽太太说,宋熙很可爱,她并没有在宋熙那里感觉到有太大的文化差异。或许,饮食是个例外。有一回,她试着吃了一次中式晚餐。老人摇着脑袋说:“可怕可怕,只有蔬菜,没有土豆,也没有汁儿”,宋熙则嗤嗤笑了。这位24岁的年轻人或许在哪一天会回中国去。她说:“去照料我奶奶”。
稿源:福音教通讯社 编译:凝炼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