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撒旦诗篇》拉什迪遇刺 美国务卿称伊朗煽动暴力

2022年8月15日

印度裔文坛巨擘拉什迪上週在纽约遇刺重伤。他的家人透露,拉什迪现已摘下呼吸器,但“仍处于危急状态”。这位英美双籍小说家因作品被指亵渎伊斯兰教,遭伊朗下达追杀令逾30载。在他遇刺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指控伊朗官方长期煽动对拉什迪的暴力行为。

Salman Rushdie Schriftsteller
自1980年代末期以来,拉什迪一直是伊朗悬赏刺杀的目标。图像来源: Alexandre Marchi/MAXPP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现年75岁的印度裔英美双籍小说家拉什迪(Salman Rushdie)上週在美国纽约州一场讲座活动中,遭到一名年轻男子衝上台行刺,伤势严重。事发两天后,他的儿子週日(8月14日)发声明透露,拉什迪现已摘除呼吸器,能说几句话,但伤势仍然危急。

拉什迪是全球文坛重量级作家,以小说《撒旦诗篇》(The Satanic Verses:另译《魔鬼诗篇》)蜚声国际,但该作品也因被部分穆斯林认为亵渎伊斯兰教,于1989年遭到伊朗官方下令追杀。

拉什迪的儿子札法尔・拉什迪(Zafar Rushdie)14日在推特写道:“在週五的袭击事件后,我的父亲仍在医院接受治疗,情况危急。昨日,令我们稍微松一口气的是,他已经拿下了呼吸器,能够说几句话。这些重伤为他的生命带来巨变,但他一惯好斗与挑衅的幽默感仍完好无损。”

拉什迪经纪人则通过电子邮件向路透社表示,拉什迪“已经摘除了呼吸器,康复之路已经开始。这是一条漫漫长路,伤势很重,但他的病情正朝著正确的方向发展。”

此前,他的经纪人在事发当晚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拉什迪“可能会失去一只眼睛;他手臂上的神经被切断,肝脏被刺伤。”

案发经过

根据美联社报道,拉什迪12日在纽约肖托夸学院(Chautauqua Institution)受邀出席一场讲座,谈论美国为流亡作家和其他艺术家提供庇护的重要性。上午11点左右,当主持人正在介绍拉什迪时,一名年轻男子在数百名观众面前突然衝上讲台行凶。

拉什迪遇袭倒地后,凶手随即被正在现场执行安保任务的纽约州警察、工作人员与其他观众制伏在地。多人簇拥在拉什迪身旁进行急救,当局派出直升机将他送院治疗。

“一个男人不知道从哪里跳上舞台,开始看起来像是在殴打他的胸部,反復用拳头敲打他的胸部和颈部。”在观众席的布拉德利费舍尔说。从美联社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可见,讲台上的布景板血迹斑斑。

鲁西迪遇刺现场。图像来源: AP

纽约警方表示,现年24岁、来自新泽西州的凶手马塔尔(Hadi Matar)被控谋杀和袭击未遂罪。马塔尔拒绝认罪,警方称他将持续被关押,不得保释。

纽约当局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凶手袭击的动机。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检察官在对马塔尔的传讯期间称拉什迪被刺了10次。 《泰晤士报》称,检察官在法庭上表示,马塔尔为参加讲座购买了一张通行证。《纽约邮报》则援引美国执法部门的消息称,马塔尔对伊朗政府表示同情。

此外,除了拉什迪,讲座现场73岁的主持人里斯(Henry Reese)也遭到马塔尔袭击,头部受轻伤,但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已出院。里斯声明表示,拉什迪是“言论自由和创作表达自由的伟大捍卫者之一”,并称这次袭击发生在美国的事实表明,“许多政府以及许多个人和组织对作家构成了威胁。”

布林肯批伊朗煽动暴力

拉什迪遇刺后,正在南卡罗来纳州度假的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13日发布声明谴责这起“恶毒的”袭击事件,称感到震惊难过,并为拉什迪祈福。

法新社报道,拜登称拉什迪以其对人性的洞察力、无与伦比的故事感、拒绝被恫吓或缄默,代表著基本、普世的理想、真理、勇气、韧性,无所畏惧地分享想法,这是自由开放社会的基石。他重申对这些深刻地美国价值的承诺,声援拉什迪与所有支持言论自由的人。

此外,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4日也重话指控伊朗官方“煽动暴力”,直接将拉什迪遇刺事件与德黑兰的言论连结起来。布林肯指控,伊朗国家机构几代人以来一直在煽动针对鲁迪西的暴力行为,官方媒体更对他的生命幸灾乐祸。他说:“这是卑鄙的。美国和合作伙伴将使用我们所能掌握的一切适当工具,不会动摇我们对抗这些威胁的决心。”

综合通讯社报道,拉什迪遇刺后,伊朗国营报纸《伊朗​​日报》稱贊这次袭击是“神圣法令的执行”。《环球报》则写道,“那位持刀割开真主敌人脖子的人,让我们亲吻他的双手。”

针对拉什迪遇刺,伊朗官方尚未发表正式声明。

2000年2月,伊朗报纸将鲁西迪绘成被吊死的样子。图像来源: Henghameh Fahimi/dpa/picture-alliance

拉什迪是谁?

1947年出生于英属印度孟买的拉什迪,是印度裔的英美双国籍作家。他在14岁时移居英国,其后就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历史系毕业,现居美国,以魔幻写实主义文笔著称。

拉什迪以第二部小说作品《午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在文坛崭露头角,并在1981年荣获英语小说界最高荣誉布克奖(Booker Prize)。该作品讲述印度与巴基斯坦分治,关注区域复杂历史,曾因怒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遭当局禁止在印度发行。

1988年拉什迪的第四部小说《撒旦诗篇》出版,该作品被部分穆斯林指责亵渎先知穆罕默德,侮辱伊斯兰教而引发巨大争议,并在伊朗国内遭禁。

台湾中央社指出,拉什迪在1989年遭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下达宗教裁判令,呼吁穆斯林拿下他的项上人头。自1980年代末期以来,拉什迪一直是伊朗悬赏刺杀的目标。

当时,英国在与伊朗交涉失败后,曾于1989年于3月宣布与伊朗断决外交关系。1998年两国恢复外交关系,作为复交的前提,伊朗政府也宣布“既不支持也不阻止对拉什迪的刺杀”。此后,拉什迪才逐渐摆脱来自伊朗的死亡威胁。

(综合报道)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