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改革开放40年 香港流行文化的深远影响

黄颖
2018年12月17日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 周年。在经济发展的领域上,香港的港商扮演了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功不可没。另一方面,香港的流行文化,对改革巨轮下的中国大陆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Schauspieler Leslie Cheung
《倩女幽魂》剧照图像来源: Imago/United Archives

(德国之声中文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巅峰岁月,影响力贯穿全球华文社会。与此同时,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毗连中国的香港,就是一道最直接的窗口,在经济、文化、生活各领域上,与大陆产生最紧密的互动。当年香港电影、电视剧、粤语流行曲以及武侠小说可谓深深影响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代。

流行文化传遍内地 处处飘扬

出生及成长于中国广东省一个小县城的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教授周保松接受德国之声访问。周保松笑说,80年代初他在中国大陆生活,见证着香港文化对中国大陆深刻的影响。香港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可谓传遍内地、处处飘扬。周保松表示,开放初期, 流行文化先影响着广东省,然后扩散至全国各地。

周保松回忆说,大约在1982、83年,当年大陆引入香港的电视剧,其中几套更是疯魔着内地亿民观众。最早的电视剧是由汪明荃主演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大侠霍元甲》、之后还有《上海滩》,《大地恩情》等对中国影响很深,因为当时中国大陆的文化生活是一片荒芜,没有什么文化产物可以欣赏及观看。周表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居住在乡间,当年中国物质仍然不富庶,连电视机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拥有。那时候,只要那个家庭或单位有电视机,在晚上都出现以下经典的一幕 : 几十至百对眼晴一起盯着那一部细小的电视机,一起沉醉于播放中的香港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的主题曲开首三句歌词,"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是他们那一代的集体回忆。周保松解释,那时候整个中国内地,都在一个饥渴的状态,没有任何文化产品,所以任何软性的丶人性化的文化产品都很受欢迎。

《上海滩》奠定了赵雅芝在香港演艺圈中的地位图像来源: Imago/Xinhua

《上海滩》在全国热播 掀起高潮

硏究香港本土文化的香港出版社《次文化堂》社长彭志铭,八十年代从事电影业,见证当年香港经济开始腾飞,流行文化的产业也迅速传遍中国大陆。彭志铭告诉德国之声,当年最轰动的、影响最深远的应该是电视剧《上海滩》,在全国播放,亿万观众为之疯狂; 而《上海滩》的主题曲,"浪奔! 浪流 !"更是脍炙人口、唱遍神州每一角唱遍全中国,流行的程度,从那些外省的歌手及人民虽然不懂粤语,仍然努力学习唱及讲粤语可见一斑。

彭志铭指出,改革开放初期,邻近香港的一些地方,如宝安、佛山、中山一带都可以收到香港的电视台频道,当时连香港新闻节目也是照样收看,没有任何审查,于是到了90年代,一到新闻节目时段,便出现黑幕或植入当地的广告片段,成为了一时的佳话。

张曼玉主演、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Ronald Grant Archive

粤语流行曲 攻陷年青一代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在80年代发展达致巅峰,在全球中文歌坛中的地位首屈一指。周保松指出,改革开放,最初是邓丽君的歌曲先进入大陆,然后是香港的歌手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的歌,迅速攻陷年青一代。到了八九年后更有"四大天王" (九十年代香港乐坛四位最受欢迎的男歌手,分别是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四人在音乐、影视、舞蹈、商业等领域都取得杰出成就,在华人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 的出现。周保松表示,那时候他们很流行抄写粤语歌曲谱、市面上又出现很多盗版的录音带、录像带,充斥着大街小巷。

电影方面, 彭志铭指出,改革开放初期,大陆影视圈开始邀请香港电影电视制作人员北上,指导及他们拍摄的工作,因为他们封闭了很多年,对外国最新的知识掌握甚少。彭忆述,最早期张鑫炎北上拍电影《少林寺》,由李连杰主演,可谓万人空巷;后一点有导演严酷拍摄的《似水流年》等,而香港的专业知识带动大陆电影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而大陆的影视制作,多少也受到香港的拍摄节奏及风格的潜然默化。
文学方面,中大教授周保松认为,能够打入大陆市场又影响深远的香港文学,当然首推金庸的武侠小说,然后是亦舒等亦打进内地,惟影响没有这么深远。

金庸的武侠小说曾经风靡大陆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

西方的资本及享乐主义在内地产生化学作用

香港文化评论人胡恩威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改革开放前,中国对文化艺术的层次要求颇高,文化艺术是严肃的,视为人性的修养及修为。改革开放后,西方的资本主义及享乐主义开始影响内地,如一些标志的现象如邓丽君的歌曲及金庸小说,周星驰的电影等娱乐的概念,对中国大陆起了一些化学作用。与此同时,一些香港的文化生活,如桑拿、KTV、黑社会文化等亦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胡指出,从流行文化的角度上,当今内地成了90年代的香港,那种浮躁及娱乐文化,都在内地上映中。除了大众娱乐文化的影响外,胡恩威认为一些高层次的文化艺术如水墨画丶设计丶剧场等对大陆亦有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学者周保松认为,香港的流行文化,从来不是一些非常高尚的大道理,多是一些小市民生活及个人的情感的表述,呈现出资本主义生态下美好生活的想象,它消解了中国大陆社会主义那一套美学及意识形态,使大陆观众产生既有的香港印象,是一种文化生活的想象。周保松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是一步一步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当年领导人邓小平在中国南方设立四个特区,四个特区基本上就是参考香港模式,因此香港是大陆美好生活的想象。而香港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城市,在电影及其他流行文学所呈现出来的资本主义 -- 小康的生活、重视个人的感受及情感、个人主义,这些资本主义的文化生活的重要元素,回望中国改革40年,一路走来,也是朝这方面道路发展着。

画家岳敏君与影星刘嘉玲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H. Wencheng

香港流行文化冲击大陆人民的思想及生活形态

出版人彭志铭认为,香港流行文化如电视剧丶电影内的社会及文化论述,在改革开放中,也深深地影响及冲击着大陆人民的思想及生活形态。他举例说,当时女艺员汪明荃在电视剧《家变》饰演的女强人洛琳一角,也深刻影响了大陆观众对时装丶社会潮流丶甚至女强人的意识。剧集中有描述模特儿这一个行业,大陆一下子便开始流行模特儿学校及培训的工作;而洛琳的女强人的形象,也灌输了女权的意识。而一些时尚或流行的杂志,也纷纷被偷运回去。从这些杂志丶电视剧丶电影里的消费及流行元素,也影着大陆的观察由只单纯追求生活的基本物质逐渐走向追求个人时尚潮流的风格;如对发型的追求,当时在北京及上海,很流行烫发;在公园里看见男男女女牵着手谈恋爱。

二千年后影响开始势微 内地剧集反攻香港市场

卧虎藏龙:周润发不减当年风采图像来源: Imago/United Archives

踏入二千年,随着香港的电影业丶电视逐渐走下坡,流行文化对内地的影响开始式微。相反,大陆的影视业发展却越见蓬勃,甚至已经超越香港。彭志铭解释,国内的市场庞大而且机会多,资金丰厚,制作成本动辄亿元,吸引了不少香港的制作人员北上发展,令香港的影视业人才更见淍零。另一方面,大陆在各方优厚条件下,制作水平不断提升,而一些非常受欢迎的内地电视剧集,如《延禧攻略》,反倒攻占了香港市场,吸引香港观众追捧。

周保松认为,大陆经过开放40年,面对自己庞大的市场,发展了自己的文化产业,所以香港的角色便慢慢式微,这是一个很合理的及正常的发展。而香港的文化产业,过去十多年,也面对着一个问题,就是自身的位置及角色的重新思考。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