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新疆投资成众矢之的 德企尴尬辩白

叶宣(综合报道)
2019年12月9日

有关新疆再教育营的报道受到西方舆论的关注以来,一些德国跨国公司也不得不面对人们对其新疆业务的质疑。巴斯夫表示将审视自己的生产链,大众也连忙为自己在乌鲁木齐的工厂辩解。

China 2014 Volkswagen in der Provinz Xinjiang | Werkseinfahrt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S. Scheuer

(德国之声中文网)鉴于中国当局对待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的做法,一些德国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其在中国这一西北地区的业务。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的董事会主席布鲁德穆勒(Martin Brudermüller)对《南德意志报》表示,将检视该企业"是否有任何可受到指摘的地方,并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相应措施"。

但他指出,迄今为止,在涉及企业人事以及监控等方面,该公司并未受到中国当局的压力。"雇佣谁不雇佣谁,我不会听别人的指挥",布鲁德穆勒强调。

BASF董事会主席Martin Brudermüller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U. Anspach

不久前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公开了以中国政府内部文件为内容的"中国电文",揭示新疆地区对穆斯林少数民族的系统性压制,以及大规模拘禁的操作指导规定。据人权组织估计,先后有数十万人被拘禁在官方称为"职业培训中心"、实为教育改造营的设施。根据被披露文件,多数情况下关押时间超过一年。

巴斯夫董事会主席布鲁德穆勒强调,据他所知,该公司在新疆的120名员工里,没有人是被强迫工作的。巴斯夫在新疆的工厂生产制造人造纤维的前期产品,例如纺织品原料。

大众工厂"不赚钱"?

对大众汽车而言,新疆也是其在中国的重要生产基地。2012年,大众与其合资伙伴上海汽车集团(SAIC)签署协议,在乌鲁木齐投资建厂。当时这也是为了响应中国官方的"西部开发"战略。《南德意志报》的一篇报道曾指出,"大众在乌鲁木齐新建一个并不赚钱的工厂,作为交换,得以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再设立若干生产线。"

在"中国电文"曝光后,大众公司不得不为自己辩护,称在新疆建厂的决定"纯粹出于经济考量"。大众公司在写给德国之声的回复中写道:办在乌鲁木齐市的汽车的工厂"设计年产量为50000辆,目前呈基本饱和状态"。此外当地工厂650名职工中有25%属于少数民族,而这一比例基本符合乌鲁木齐市居民的组成比例。大众设定的目标是,"以就业位置为手段,为乌鲁木齐市的所有民族改善社会环境。"

新疆的德国企业

日前,《南德意志报》、北德电台等多家媒体又报道,大众和上汽向新疆警方提供了两辆汽车。对此大众解释称,汽车多年前由合资伙伴上汽提供的,而在乌鲁木齐生产线2013年建成之后,大众与警方在企业层面上没有联系,也从未参与"军事教育或培训"。

数据与监控

在新疆有争议业务的另一家德国跨国公司是西门子。西门子公司一名发言人向德国之声承认,该公司提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TC)咨询服务,寻找生产设备的智能解决方案。但在提到新疆监控事宜时,他强调该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不涉及终端产品。

据《纽约时报》今年8月的一篇分析报道,中国电科是一家国有军事承包商,研发了一款在新疆使用的警务应用软件,与西门子在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等方面的技术上有合作。此外有迹象显示,西班牙电信企业Telefónica与中国联通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在使用大数据对人进行跟踪。

该报道称,欧洲最大的150家公司中,有约一半"在新疆有某种形式的存在"。例如联合利华(Unilever)和雀巢(Nestle)都从新疆的一家国有企业购买番茄产品。作者并没有发现欧洲企业与拘禁营之间有任何直接关系,但至少大多数德国企业的总部"对公司在新疆的业务如何运作知之甚少"。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产棉区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日本零售商无印良品(Muji)和优衣库(Uniqlo)也因生产链延伸到新疆引起关注。有报道称这些品牌在广告中把新疆棉花作为卖点。报道援引《华尔街日报》的调查称,海恩斯莫里斯(H&M)、思捷(Esprit)和阿迪达斯(Adidas)等公司的供应链涉及使用新疆棉产品。报道援引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报告称,中国的棉花产量约占全球棉花供应量的22%,而去年中国棉花的84%来自新疆。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