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独立靠边站 拿到猛料最重要
2012年9月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在民主社会中,媒体与政界一直在激烈争斗的一个问题是:哪些信息是允许公布发表的。记者们削尖脑袋,想尽办法与位居高官的政客们搭线,而国家机构则试图控制信息,希望把舆论塑造成对他们有利。
在美国,记者和政客之间的力量均衡关系已经渐渐变动,政客变得更占上风。据7月中旬《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为了更好的与奥巴马政府成员联系沟通,华盛顿的政治记者们日益放弃自己的新闻自由空间。
从政府代表那里的得到引文不仅仅要得到主编审稿,往往甚至还要经过讲话者的准许才能得到发表,有些引文在发表前甚至由政府代表再次修改编辑。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是新闻伦理研究中心院长瓦德(Stephen Ward)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记者和新闻通讯社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信息,争做第一"。瓦德说:"政府代表们也知道,在如今这个快速产生信息的时代,一个全天24小时的信息渠道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而如何获取信息就是关键,这个游戏从新闻业一诞生就开始了。"
信息控制
在德国,采访稿件发表之前要先征求采访对象的批准和修改早就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德国记者也因此更容易与上层政客建立信息渠道。不过这同样造成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阿道夫·格里梅研究所(Adolf Grimme)所长卡曼(Uwe Kammann)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政客和其他受访者都希望拥有尽可能多的控制权。他说:"因为在一些严重的冲突中或者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领域,一个说出来的逗号或者是写下来的逗号都有着重要意义,都是可以表达政治意愿的途径。"所以,受访者们都坚持,采访稿件应该尽可能精准的重现原话。
"消毒版本"
然而这种号称旨在保持"正确性精准性"的信息检查也会变成操纵真相的工具。在2003年《柏林日报》(Berliner Tageszeitung)的一次采访中,受访对象是当时的社民党秘书长朔尔茨(Olaf Scholz)。采访话题是,在竞选连任时他虚弱无力的表现。采访之后,朔尔茨威胁要求,稿件要得到大量删减,否则就不准发表。
当时《柏林日报》的主编芭莎暶卓ǎBascha Mika)对这种威胁做出了回应。她把整篇采访稿放在了头版位置。稿件还包括了被删节的段落。此事在媒体引起一片哗然。
在美国,这种现象出现的相对较晚。瓦德认为,美国记者在政治派别、经济问题和新媒体的引入等多种原因的综合压力下,不得不用新闻独立性作交易,换取获得信息的更好途径。
瓦德表示,经济亏损的传统媒体们在新闻领域的独立性越来越小了,这些媒体特别是失去了不受外界干扰发表文章的能力。他说:"以前,信息来源很难对资讯进行控制。因为以前我们在一个非常大的,经济稳定的组织工作里面工作。我们会对这些试图控制信息的来源说'不,这种游戏我们决不奉陪'。而且,我们还会把这种试图操纵媒体的事情曝光。"
他还补充,这种编辑独立性被削弱现象的出现,记者们自己必须承担大部分的责任。他认为,记者们被卷进了一种体制内的党派之争,这种体制内,丑闻成为主角,使真相蒙上阴影。
瓦德说:"如果是跟政治讨论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使用那些真正传播信息的消息来源和分析资料,而不是使用那些以诋毁对方为目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