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施大爷的中国情结及其它--绿茵场上的中德合作

2002年10月9日

施大爷是和中国足球最为亲近的德国教练,杨晨是德国观众最为熟悉的中国球员,二者在中德交流史上,尤其是两国球迷的心里无疑是很重的一笔。

历经4年的德国联赛熏陶,杨晨显得越发成熟。图像来源: AP

前一段时间结束的世界杯足球赛上,韩国队和日本队的出色表现,轰动了整个世界,各国球迷开始对亚洲足球刮目相看。然而,同样是亚洲球队,首次入围世界杯的中国队却连连失利,不幸在小组赛中即被淘汰出局。

如果说,中国队的技战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同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的话,那么,特地前来韩国现场观战的众多中国球迷,则给全世界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数过万的中国拉拉队,据说是本届杯赛中阵容最庞大的外国球迷群体,虽然比赛进展令他们大失所望,但他们还是执着地为中国队大声呐喊助威。要知道,前来韩国观战,对大多数中国球迷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为此动用多年积蓄的大有人在。

中国球迷的德国情结

至少从韩日世界杯开始,世人已经发现,中国的足球狂热并不亚于老牌足球强国巴西或德国。提起德国,很多中国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联想到足球。克林斯曼、贝肯鲍尔或者鲁梅尼格等德国大腕球星在中国拥有的铁杆球迷,从人数上讲,可能要比德国本土多几十倍,这一点,恐怕连这些球星本人都会感到意外的。

中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足球评论员白岩松谈起德国足球来,给人的是一种如数家珍的感觉:“在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保持强队本色,这是德国足球非常值得尊敬的地方。它从后备人才的培养、俱乐部的建设以及高水平的教练员的诞生,更重要的还有一批高水平的球迷,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上个世纪德国足球的辉煌。”

今年的世界杯上,在阿根廷、意大利、法国等老牌劲旅纷纷落马的情况下,以新手为主的德国队一路过关斩将,打进决赛,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过,以白岩松之见,德国足球队最后夺得亚军并不意外,是对过去一个世纪,德国足球事业赢得的褒奖的证明。而白岩松在展望下届世界杯时,对德国队那种不容质疑的信心,恐怕就连德国的主帅福勒尔也会甘拜下风的:“德国队我想会轻轻松松地进入前四名,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夺冠。对于东道主德国队这样一个长年的世界强队来说,进入前四名并不是最重要的,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冠军。”

像白岩松这样对德国足球如此熟悉和热衷,可以说,在中国还是相当有普遍性的。几年前,中国官方的中央电视台,就已购买了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传播权。拜仁慕尼黑、利沃库森或者多特蒙德等甲级劲旅的每一次漂亮进球,都会在同一时间博得万里之遥的中国球迷的喝彩。有趣的是,在德国,大多数观众因为不愿支付私立电视台价格不菲的月租费,无缘收看德甲联赛的现场直播。

第一个踢德甲的中国球员--扬晨

与此同时,德国球迷也越来越感受到中国足球的存在。德国各大媒体的足球专栏里,最近几年,时常会出现中国人的名字,而且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南德意志报在一篇报道中写道:

一个让周围所有人感到手足无措的人,可并不一定是坏人。他也可以是一个出色的前锋。来自中国的球员杨晨几乎整场比赛都在不停的奔跑,寻找机会。对方防守队员则疲于奔命,防不胜防。杨晨喜欢把自己比喻成冲锋陷阵的士兵,他认为,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战斗。

杨晨是中国国家队队员,1998年由北京国安队转到德国甲级队法兰克福队。成为进入德甲联赛的第一个中国人。这位高大健壮的中国国脚,很快以其实力赢得了当地球迷的爱戴。法兰克福队两次有惊无险,保住甲级队地位,杨晨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杨晨已经离开法兰克福队,转往汉堡的圣保利队。已经在德国渡过四年的职业足球生涯的杨晨说:

“大家都知道,德国是欧洲足球水平比较高的国家,而且很有自己的风格,我觉得能到这里踢球非常幸运。另外,德甲和德国的联赛又是欧洲的五大联赛之一,我到这里已经四年了,我感觉自己确实在足球方面收获不小。我现在是第一次在德国境内转会,到汉堡的圣保利俱乐部。我想通过在圣保利的一年时间,帮助这支球队取得好成绩,也希望自己在足球方面再有一个腾飞。

德国足球联赛可以说是全球足球精英的荟萃之地。拜仁慕尼黑或多特蒙德之类的俱乐部,由于水平高声望大,资金也雄厚,所以一向为世界超级球星们所心仪。由于欧洲足联对各俱乐部聘用外籍球员的数量有限制性的规定,所以,外国球员要想进入德国甲级俱乐部,要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杨晨是第一个顺利走过这一“独木桥”的中国球员,而他出色的表现,也的确改变了德国球迷对中国足球的印象。他说:

“四年的经历应当说,已经使我在法兰克福和整个德国有了一点名气。我想这会改变他们对中国足球的看法。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将这一作用进一步扩大。”

施大爷的中国执教生涯

可以肯定地说,德国球迷对中国足球的了解会越来越多,目前除杨晨之外,至少还有三名中国球员已同德国足球俱乐部签约或正在洽谈转会事宜。而谈到中国球员来德国俱乐部效力,不能不提到一名德国教练。他就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施拉普纳。

九十年代初,中国足球陷入了一场深重的危机,国家队在世界杯及奥运会预选赛中先后失利,球员士气低落,球迷怨声载道。主管部门决意在足球领域也要实行“对外开放”,而恰好德中合资的上海大众主动表示愿意出资为中国国家队聘请一名德国教练。

当时正在耶那队执教的施拉普纳,同中国球员古广明私交甚好,又曾于八十年代初,率队到北京参加过友谊比赛,简直就是整个德国足球界唯一一名“中国通”,所以,去中国队执教的事情一拍即合。就这样,中国队有了第一名外籍教练,现在在伊朗执教的施拉普纳回忆当年临危受命的情景时表示:

“接手中国国家队之前,我就已经对中国足球有了一定的了解,1984年在中国参加过比赛,后来也看过一些比赛录象。中国球员的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我也发现,中国队员缺乏团体精神,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差,而对国家队来说,最致命的缺点,就是队员没有那种狂热的必胜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国际竞争中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对日本、韩国以及沙特队有一种畏惧心理,缺乏同这些队伍决一死战的信心。所以,当时我就要求队员,不能屈服于任何人,要打出中国队的志气来。”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施拉普纳出了着手对由他一手挑选组建的国家队进行体能技能的强化训练之外,还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他要求队员放下思想包袱,树立中国必胜的信念。他起草的每一份训练计划、文件报表,都以“中国人能踢好足球”作为落款。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之后,中国队就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出现在亚洲赛场上,先后在亚洲杯和亚运会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一时间,施拉普纳成了中国的新闻人物,球迷们给他起了一个充满亲切感的绰号:“施大爷”。

当然,作为第一个来中国执教的“洋教练”,施拉普纳当年遇到了很多困难。语言,文化,生活训练习惯上差异,确实使“洋教头”和“土弟子”之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误会。全新的管理模式,非同以往的足球理论,尤其是施拉普纳“暴君”式的训练方法,令许多国脚们感到无所适从。

“对于我的中国队员和同事来说,我的工作速度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从来不休节假日,每天工作十到十二个小时。为了推行足球的职业化改革,我们投入了全部精力。邓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我在工作中就贯彻了这一思想。所以,有时侯,我这种近乎狂热的工作热情,可能让有些球员和同事感到不太高兴。”

中国足协负责人之一马克坚当年曾亲自去德国聘请施拉普纳,对于他后来的执教经历也了如指掌。马克坚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表示:“开始的时候,大家缺乏沟通,相互了解有一个过程。有些队员现在已经是教练了,现在他们承认,那时候,施拉普纳的要求是对的,我们当时不懂。那时,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明明施拉普纳是对的。但队员不理解,对他的做法有看法,甚至产生对立,表示我不跟他练了。回过头来看,特别是经过这几年的职业化改革,队员们现在意识到,噢,原来施拉普纳讲的是这个意思,现在懂了。”

1994年施拉普纳带着数亿中国球迷的期望,率领中国国家队出征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不想,竞出师不利,在小组赛中就败给了实力本来略逊一筹的也门队。中国的世界杯梦又一次破灭了,球迷们感到受了施拉普纳的作弄,媒体对这位不久前还被宠爱有加的“洋教头”展开了轮番轰炸,有人说,他的用兵策略严重失误,有人说,欧式足球思想本来就不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想起这次失利,施拉普纳现在还有几分痛楚:

“由于当时接手中国队的时间短,中国足坛又面临很多问题,我没能实现率领中国队取得1994年美国世界杯入场券的目标。尽管我们赢得了所有主场比赛,但由于此前败给了也门队,所以小组积分排在伊拉克之后,这真是太遗憾了,我感到非常的懊恼,但是我并没有泄气。通过这一次失败经历,中国足协及球迷都意识到,中国现在需要的是,为发展足球建立牢固的基础。”

绿茵场上向来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但是,要想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创造中国足球的奇迹,谈何容易。施拉普纳虽然未能把中国国家队带进世界杯的决赛圈,但他毕竟给中国足坛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九十年代中期,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尝试,就是在施拉普纳的积极倡导下,以德国模式为基础开始进行的。那么,施拉普纳在中国近三年的执教经历,应当如何评价呢?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表示:

“施拉普纳的真正意义,就是打开了中国聘期外教的这一扇门。其次,中国足球终于引入了“磨合”这一概念,即外教如何适应中国国情,中国国情如何适应外教。我一直感觉,施拉普纳的水平应当比他展示出来的水平要高一点,但是一直没有发挥出来,这大概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要付出的代价。”

冲击世界杯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之后,施拉普纳在中国的教练生涯也就结束了。但是,施拉普纳对中国足球的关注,并没有因此划上句号,他继续为中国足协提供咨询,为德中足球领域的合作牵线搭桥。杨晨、谢晖等中国球星得以到德国俱乐部效力,都是施拉普纳一手促成的。球员转会出国,曾一度在中国足球届引起争议,有人认为,中国足球正处于发展阶段,优秀球员外流,会造成负面影响。

而最早走出“国门”的杨晨却是以发展眼光看待这一问题的:“作为第一个到欧洲五大联赛踢球的中国球员,我感觉,能有更多的中国球员到欧洲锻炼,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也希望出来的球员能珍惜它。那些在国内有潜力的队员,应当通过自己的能力,得到国外俱乐部的赏识。到国外踢球的中国球员越多,对中国足球水平的发展就越有帮助。”

从施拉普纳作为第一个外籍足球教练执掌中国国家队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年的时间了。中国足球的发展与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职业俱乐部体制逐步趋于完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努力中,德中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也日渐活络,除了球员转会之外,双方足协官员的互访,教练培训项目也越来越频繁。

2006年世界杯赛将在德国举行,届时,如果中国队能够如愿以偿,前来应战,那么,德中在绿茵场上的合作必将揭开一个崭新的篇章。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