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施罗德中东行:机会不多,收获不少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0月8日

德国总理施罗德因为不惜得罪美国,坚决反对伊拉克战争,在阿拉伯世界成了“大红人”。十月七日,施罗德结束了他对中东三个阿拉伯国家的访问,四天的访问可以说是收获不小,尤其是在经济领域。

施罗德与穆巴拉克在开罗德国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图像来源: AP

虽然施罗德以他的坚决反战立场赢得了阿拉伯国家的好感,但是国际政治观察家和评论家普遍认为德国在中东难有作为,因为那里是美国说了算,而柏林对华盛顿的中东政策没有任何影响力。

不过,在经济领域,德国在中东还是有发挥的潜力的,因为政治上的资本是可以转变成白花花的银子的。德国向阿拉伯语国家的年出口额在150亿欧元,相当于德国年出口总额的2.3%。这一比例虽然不高,但是它的增长速度却显示这里有无限商机。以2001年为例,德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出口增长了18%。这之后便是“九一一”和国际反恐,西方国家对阿拉伯世界有了一种普遍的不信任。

尽管如此,德国对阿拉伯地区的出口仍然增长了5%。“九一一”以及美国发动的对伊战争至今阴影未散响,很多阿拉伯国家开始试图寻找新的方向。例如,数十亿的石油资本开始从美国股市撤出,阿拉伯国家的学生由于签证限制几乎不再有机会到美国去读书,海湾地区的石油富豪开始乘坐着豪华座机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或者德国巴伐利亚消费而不是再去美国的弗罗里达或加州。

德国总理的中东之行可以说是成功的。虽然经济话题占了主要地位,但是政治话题也得到了兼顾。在开罗,施罗德谴责了以色列对叙利亚的攻击;在利雅得,施罗德对沙特暗中资助德国的极端伊斯兰组织的作法提出了批评。这些都是不愉快的话题,但是施罗德并没有回避。

“九一一”之后,德国加强了在中东的活动,如开展文化对话和与伊斯兰的对话,促进发展援助项目,在开罗开办德国等。这些都是熄灭中东导火索的正确和很好的方法。

这些阿拉伯国家中,很多人都希望德国在政治上应该更多地参与中东事务,所谓的“德国制造”的政治,特别是在已经濒于破产的巴以和平进程上。但是,德国人在这一点上会让阿拉伯人失望,原因是德国由于与以色列的特殊关系,在巴以问题上不便过多介入。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