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施罗德是否成了社民党的包袱?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6月14日

德国社民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的惨败是人们意料之中的,选举结果是该党历史上最差的一次。目前的时刻,它已无法进入日常工作,社民党到底能不能继续作为代表大众利益的党派,施罗德总理的能力和地位也都成了社民党要讨论的重要议题。

施罗德同明特菲林在选举惨败之后图像来源: AP

自1998年施罗德领导的红绿联盟开始执政以来,在几乎所有的州议会选举中都输给了对手。开始时,施罗德还振振有辞地说“我们理解了人民的呼声。”在接下来的一连串失败中,施罗德仍旧坚持稳妥方针,强调执政之手不能发颤,但他自己非常清楚,2002年重新当选之前,他是怎样颤颤巍巍进入选战的,假如不是运气帮忙,没有德东发洪水,施罗德俨然以救世主的身份频繁出现在灾区,亮相于媒体间,假如不是伊拉克战争,施罗德及时体察民间情绪,坚决反战,同美国划清界限,他是不可能再次入主柏林总理府的。

可是,这名总理错就错在抛出了个“2010议程”而没有去替它做该做的解释。本来是个改革性文件,但施罗德居然连自己人都没有说通去赞同这个改革纲领。于是,施罗德在民众眼中成了“拿小人物开刀”的下层老百姓的对头,扮演了放弃“社会公正”原则这一悲剧性的角色。接下来,德国社民党主席易人,明特菲林接过帅印。当时,社民党在选民中的支持率已落到30%以下,党内希望明特菲林带来生机,出现“明特菲林现象”,让社民党起死回生。

然而,社民党错打了算盘。社民党的威信继续下降,“明特菲林现象”没有出现。是执政党必经的一课?是欧洲整个气氛所至?不错,欧洲议会选举中,执政党在欧洲重要国家如意大利、法国、英国等都受到重创,这一现象看上去象是民众给政府开了一剂清醒药方。不过仔细比较看来,德国社民党的失败记录最惨不忍睹。与欧洲议会选举同时进行的德东地区图林根州议会选举,社民党只得到14%的选票。这一迹象表明,这个党事实上有必要对“代表了大众利益的政党”提出质疑。

整个选举期间,施罗德总理退居二线,躲藏在汉诺威家中不肯露面。久经沙场、见过世面的党主席明特菲林在13号选举前后也转入防守,他在频繁地通过打向汉诺威的电话同总理商议“怎么办”。受命于危难之际,刚刚上任才3个月的贝纳特总书记被推上前台。这位总是沉着脸的总书记仿佛就是为报道灾难而来。他在不同的媒体宣布:“选举结果是苦涩的。”这样说,难道不是有些轻描淡写了?


改革太多,还是太少?

社民党现在怎么办?有关明特菲林作为党主席的讨论不会开始,也没有必要。他毕竟才刚刚上任,属于热身阶段。正是这个原因,党内对施罗德的失望就更大。难道这一昔日社民党的招牌如今却成了社民党的包袱?

平心而论,社民党从未真心热爱过这块招牌,推举他当总理和党主席都是出于无奈,社民党同施罗德之间存在的共同之处是,他们二者都想执政掌权。现在失败的时刻,社民党基层和上层开始相互指责,基层说改革太多,底层民众无法接受;上层则认为失败是改革不彻底不爽快所导致。

现在看来,仅靠明特菲林一人是无济于事的,全党必须万众一心。在问到施罗德到底还是不是理想的总理时,社民党后起之秀纳勒斯回答:“我还没有看到比他更出色的。”这话听起来不象是在效忠施罗德。

13日选举结果公布后,明特菲林当即宣布,选举的失败是会产生结果的。在即将举行的高层党务会议上将就什么是正确的施政方针展开直接讨论。如果讨论出结果,这个结果必须受到全党的一致尊重并得到贯彻。如果党内高层认为,社民党承担的风险就是施罗德总理本人的话,施罗德的总理宝座就会出现动摇,到那时,也许明特菲林也无法保驾了。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