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旅德华人学生举办首届艺术展

方婷2007年10月18日

首次由旅德中国留学生主办的艺术展览本周在柏林艺术大学拉开了序幕。这个题为“视界 1.0”的展览收集了来自德国7个城市,22名艺术、设计类中国留学生的作品,除绘画、雕塑、摄影等纯艺术类作品之外,展览中还展出学生们的建筑与工业设计作品。

陶宜妮的作品图像来源: Xie Lebing

随着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国际上频频亮相,中国艺术展也已经早已成为柏林文化活动中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然而,本周在柏林艺术大学主楼展厅中举办的中国艺术展却与有些与众不同。这次展览的组织方既不是德国的著名画廊,也不是负责国际文化交流的官方机构,而是一个完全由旅德中国留学生自己主办的公益性文化交流组织。

欧阳李文是柏林艺术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同时也是这个命名为“显隐”的中德文化交流协会的主要成员。她介绍说:“ONOFF 协会是今年5月成立。那时我们抱着一个在中德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愿望,我们协会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组织这个‘视界1.0’。“我们自己的感觉是,有很多有想法的中国学生,但是大家都太孤独了。我们组织起来,一起做一个展览,一方面让人看到我们群体的本身,另一方面也是向搭建一个和德国公众交流的平台。”

印在瓶子上的简历图像来源: Xie Lebing

举办这次展览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中国学生内部开创一个交流的环境。欧阳李文说:“就我个人开看,我也有一些思考。我们不仅仅是孤独,关于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是我们到了德国,通过比较以后才发现的。我们办这个展览的目的是把大家组织起来,共同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我们自己的定位到底在哪里,我们的设想和德国同学不一样,我们不仅是想搞这么一个展览,主要是想在一起思考一下,我们准备继续怎么走。”

欧阳李文和她的同学们的构想得到了柏林艺术大学教授们的支持。前柏林艺术大学副校长、建筑学教授拜耶尔先生便是“ONOFF”协会坚定的支持者。

年过花甲的拜耶尔教授曾经教过不少中国留学生。他认为,当代中国艺术没有先例可循,中国留学生非常有必要在共同讨论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与20年前相比,中国留德学生的人数翻了40多倍,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德国的中国留学生不过才600多人,如今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已经增长到26000人。社会的急速变化和中国学生人数的大幅度增长都为留学生之间的讨论创造了条件。

图像来源: Xie Lebing

艺术家往往是心灵探索之路上的独行客,散居海外的客观条件和语言障碍更加深了艺术系的留学生们在异乡独自打拼的生存特点。然而,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今天的70后和80后一代在表现出更多个人意识的同时,更追求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为了参加这个留学生自己办的展览,来自湖南,在德累斯顿艺术大学就学的王楚告诉记者说:“我是今天早晨4点钟从德累斯顿搭车过来的。我把这些东西,幕线和画板都分开来,到了这里我自己组装起来的。这样我就可以把空间节约下来,把东西捆在一起,用一个包装过来。这样就可也搭车省钱,把省下来的钱拿去买颜料。再去试验,再去创造。”

今年29岁的陶宜妮也是德累斯顿艺术大学的研究生。她带来的展品是一个白色空间雕塑作品:一个身穿白衣的黑发女孩坐在地上向远处眺望着,眼见是一片白色的蘑菇,视线的远处有一匹微型的小白马。陶宜妮解释说:“这是一个梦境的空间,它就是一个童话。它同时也来自于我自己的生活,这么宁静、孤独,但又渴望一种脱离感。”

陶宜妮的作品是年轻一代海外中国艺术类留学生心态的写照。年轻的他们游走于社会政治体系之外,身上没有背负着沉重的政治符号,也还不用想很多生活在大陆的艺术家那样去考虑如何在做政治体制的广告人和自由创作之间寻找平衡。但是,他们却在社会整体焦虑感中经受同样的浸泡,以至于不少年轻的画作中透露出迷茫的苍凉。

陶宜妮说:“和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和文革有关。他们在迎合西方的口味,认为中国就是这样的。我们这一代有浪漫情怀。从54之后,我们的文化就断掉了,怎么没有很好的继承下来。我们想去承接,把文化铺垫下来。至于做到什么程度我们也不知道。”

未来是不可知的,可知的是:旅德的年轻中国留学生不再满足于为个人发展寻找道路,他们开始以一个群体的面目出现,试图为自己在异乡开创一个开放的艺术社区环境,而举办留学生艺术作品展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