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无家可归在德国-他们为何流浪街头?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9月19日

德国是个富裕的社会福利国家。尽管如此,德国仍然有4万多人露宿街头,无家可归。难道他们是德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弃儿吗?

无家可归者在卖“无家可归”报图像来源: AP

德国没有关于无家可归者的官方数字统计,而只有慈善救助机构的估计数字。根据这些慈善机构的估计,德国大约有4万1000人无家可归,其中55%是成年男人,23%是成年妇女,22%是青少年和儿童。

位于波恩的天主教慈善机构每天为无家可归者提供近乎免费的午餐,排队领救济餐的多是男人,他们花50欧分就可领到一份热餐。在这里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海里格女士说:“女人有自己的解决生存危机的办法。不过,领救济餐的妇女人数还是增加了。我从20年前开始在这里工作,当时领救济餐者中的妇女比例只有4%,我估计现在是20%。陷入无家可归困境的女人一般是到熟人、朋友或者亲属家里投宿,有的甚至卖淫。总之,她们不像男人那样轻易就选择流浪街头。”

德国是社会福利国家,法律规定每一个公民出于某种原因陷入生活困境时,都有权利得到国家的经济资助。社会局为没有收入或只有很少收入的公民提供社会救济金。这笔救济金大约有300欧元,以用于基本的衣食支出。社会局还为领取救济者承担房租,前提是这些人有租房合同。

德国有所谓的“无家可归者之家”,流落街头者可以免费在那里过夜。这些机构由慈善机构或国家建立。有些社会救助机构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集体宿舍”,并只收取象征性的房租。在那里,无家可归者可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可得到免费或价格低廉的膳食,也可得到心理咨询和医疗护理。但是,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得到“集体宿舍”中的一张床。

海里格女士介绍说:“我们几乎没有空余位置了。有很多原因造成这些人无家可归,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问题、负债、房租纠纷和瘾症。还有很多一部分人有各种吸毒、酒精上瘾、药品依赖和精神问题。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无家可归的可能因素。”

比起“集体宿舍”来,“无家可归之家”则不受欢迎,很多人宁愿露宿街头也不愿住进“无家可归之家”,因为那里他们必须要在狭小的空间里与完全陌生的人共处一室,还有能被偷窃。

有些无家可归者患有严重的酒精中毒症,有些人则不愿意接受救济。据慈善机构估计,住进“无家可归之家”的人中有一半有精神疾病。这些人很难或根本不可能再会重新融入社会,他们大都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很低,因此能找到工作进行独立生活的机会也很小。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