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旭日东升的文化中国(上 )

英格博格·哈姆斯 / 亚思明译2005年5月20日

德国《经济周刊》旗下的时尚生活杂志《晚五朝九》在文化专栏中盛赞中国,认为来自中国的东方美学正在影响西方世界,其灵感启迪足以引发另一场文化大革命。

长袖善舞 彩球当空图像来源: AP

事实上,一个国家的崛起并不反映在报纸头条,而是微妙的意识改变。几十年来,公众对中国的印象是地大而物不博,人多而势不众,直到近几年,中国导演频频席卷国际电影节奖项,法拉利车队总监托德与“邦德女郎”杨紫琼传来订婚喜讯,人们突然发现了一个性感的中国。

舒马赫在上海图像来源: AP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超过9%的高增长率飞速发展。巨人苏醒了,不仅在谈判桌前底气大增,文化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强大民族往往走在时尚的前沿,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惹人好奇,引人仿效。

中国并非头一次从欧洲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早在几百年前,古代的中心之国就以四大发明闻名于世: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欧洲贵族曾以拥有一套来自遥远东方的精美瓷器为荣,并用龙飞凤舞的丝绸缎面装饰舞会,将中国宝塔搬进后花园。

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瓷器精品图像来源: AP

即便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神秘的紫禁城也一再激发西方艺术家们的联翩浮想。法国近代时装大师保罗·波烈、雅各·杜塞、珍妮·朗万都从中式服装得到启发,设计了富丽华贵的立领晚礼服,其花色繁复的满洲刺绣尽显细腻的东方风情。一些著名的百货公司,如伦敦的利伯提(Liberty)、芝加哥的马歇尔·菲尔德(Marschall Field)也陈列来自中国的织锦龙袍、真丝睡衣,而镶金嵌银的箱柜、精雕细刻的屏风也令人惊艳。

然而毛泽东领导下的工农专政与艺术为敌,中华文化从此消失在世界民俗之林。68届德国人也许会记得文化大革命、蓝灰色毛式制服,还有当年的热血沸腾和愤世嫉俗,但是中国已经化作幻影。

尼克松1972年访华图像来源: AP

1972年,东西冷战开始缓和,安廸·沃霍尔为毛泽东画像,约翰·亚当随后于1987年创作了先锋派歌剧“尼克松在中国”。在第一幕戏中,中国领袖毛泽东会见了美国客人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国务卿。这个矗立于世界彼端的泱泱大国在西方人眼中怪异极了:年迈的国父、巨幅的宣传画、摇旗呐喊的大众……细致入微的舞台造型展现了一个处于特别历史时期的中国,一个让西方观众无法理喻的中国。

九十年代初,我在一次花园聚会上邂逅一名来自法兰克福的摄影师,她向我讲述了她在中国的登山经历。她说,中国人登山是为了去看日出。当她沉浸在绚丽的晚霞之中,无比陶醉的时候,中国人都在蒙头大睡。而到了次日凌晨,日出时分,她听见他们兴奋地尖叫。

这便是文化的差异。西方人无不为威廉·特纳的浪漫主义所打动,而中国人只欣赏早晨的太阳。欧洲人怀旧、伤感,缅怀昨天;而东方人期待着一个崭新的黎明。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也许西方很快就要日薄西山,暮色茫茫了,而东方却是明天的希望。

香港全景图像来源: Peter Lok

97年香港回归之后,全世界才开始意识到,中国正在扮演一个新角色。荷兰著名建筑师冉·库哈斯将其在哈佛的课题研究定位于珠江三角洲,采访了深圳、东莞、广州、珠海、澳门和香港等地的规划师、建筑师、官员、教授、学者和学生,并把新的都市条件整理成册,献给德国卡塞尔艺术文献展。库哈斯称赞中国人甩开历史包袱、放眼美好未来。在那个旭日东升的国度,人们没有寻根的闲情,他们从骨子里能吃苦耐劳,又张开双臂拥抱现代科技。 中国人——不久前还是世界舞台上的滑稽小丑,转眼之间就变成了开路先锋。

一年之后,即1998年夏季,国际老爷车运动联合会首次在中国举办拉力赛——“路易威登老爷车中国之旅”,赛季为期一周,始点大连终点北京。借此机会,路易威登成功宣扬了既传统又前卫的产品理念。七年之后,即2005年2月,路易威登在上海成立了第13家,也是最大的中国分店。

今天的西方人已经无法把握中国这一概念,它究竟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还是勇往直前的未来之邦?正因为中国无理可证,无规可循,它变成了一个造梦工厂:磁悬浮列车驰骋在道教发源地,而好莱坞最热门的美容花招是来自中国的钻石针灸。

中国茶图像来源: Freefoto

风水、气功、太极拳,种种奇妙事物让西方人眼界大开。宫廷白茶据说有排毒养颜的奇效, 一时之间,洛杉矶、巴黎茶叶热销。汉堡设计师Kuball和Kempe夫妇还特地为传统的白色茶具添加了活色生香的彩龙图。

形形色色的亚洲产品渗入了西方大众的日常生活。办公桌上搁着一盘上海绝世红伶的碟片,卧室里摆放着中国红的老式衣柜,书架上还有一对凤冠霞佩的中国布偶。时尚杂志也开始介绍十二生肖,于是人们推测,在鸡年里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欧盟也会取消对华武器禁令。(未完待续)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