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曾庆红直迫胡锦涛 - 香港媒体一周摘要(2004-9-22)

本文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2004年9月22日

本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终于证实了国际媒体一段时间来盛传的江泽民辞去军委主席的说法。随着胡锦涛担任军委主席,中国开始由“江泽民时代”进入所谓的“胡锦涛时代”。

邓小平模式想照搬,难!图像来源: AP

香港媒体对江泽民辞职的评论,主要集中在权力和平移交的意义,及其对北京对台和对港政策的影响上。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成报》的社论指出,江泽民正式退下第一线之后,在可见的将来,大陆各种主要的方针政策不会出现重大的改变,因为目前的政策既是高层的高度共识,也是大陆人民的普遍要求。经济继续改革,融入世界的外交政策将会延续,各种内政政策仍然不断改善。究其原因,皆因大陆已重视集体意志作为决策的依据,大陆已摆脱“强人政治”的阴影,并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制度。外界对大陆的未来应更有信心。

《星岛日报》的社论写道:“江泽民接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标志着中国大陆党政军大权顺利交接,这是一件好事,预料北京对港政策不会有戏剧性转变。江泽民在辞任党和国家主席后,再交出军权,顺利完成权力全面转移,此举既赢得党内掌声,也增强国策稳定性。对于香港,预计北京仍会维持软硬兼施的策略。”

针对香港目前的政局情况,社论说:“现时香港仍在为将来政制发展勾划蓝图,各方如果希望有较大的自主空间,不应寄望于人事变动导致政策转弯,而是要靠与北京争取沟通,加强互动,逐步赢取对方的信任。”

《明报》的社论也写道:“胡锦涛和江泽民在香港问题上应该没有重大原则分歧,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北京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政策亦不会出现重大变化。但是,既然在香港主权回归七年后北京仍然认为如何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是崭新课题,胡锦涛为代表的领导层应当在全面主政之后,认真总结以往处理香港问题的得失成败,与香港民众、特区政府一起,共同寻求解决香港问题的长远之道,这不仅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并且让香港真正能够在大陆“统一”进程中,扮演重要的典范角色。”

《苹果日报》则将注意力集中在江泽民退休后的中国政局发展上。该报署名“张华”的文章写道:“中共领导人退休后的结局,一般会有两种模式。一是邓小平模式,八九年底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仍透过那些分布在党政军的亲信,加上自己一言九鼎的威望,垂廉听政至九七年撒手人寰为止;二是标准模式,跟乔石、李鹏等元老一样,退休的影响力很快便消退。……虽然江泽民是第三代领导核心,曾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而退休过程更学足邓小平,但无论个人威望、功绩等,江皆无法跟老邓相提并论。当然,江泽民的权威、在领导层的人脉,也是其他元老无法比拟的。因此,江退休后发挥“余热”的能力,相信也介乎这两种模式之间:既不可能像邓小平那样在退休两年多后,仍能在九二年透过南巡,令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他也不会像其他元老那样,很快就走向历史。换言之,江泽民不会在短期内消失,而是慢慢的退隐,因为江系人马在各权力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江不但可以透过这批亲信保护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还可以制衡胡锦涛。”

文章接着分析道:“那么,江的影响力能维持到甚么时候呢?这要视乎胡锦涛甚么时候坐稳江山。……因此,短期而言,江泽民的退休对政局不会有实质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特别是开放改革和经济政策等,也不会有重大改变。但长远来说,这标志 江泽民时代将正式告一段落,如无意外,可视作胡锦涛时代的开始。”

与此同时,《苹果日报》还将目光放到江泽民退休后,其亲信曾庆红与胡锦涛的权力斗争上。该报评论的题目就是《曾庆红权力直迫胡锦涛》。文章写道:“八九年六四事件后,曾庆红协助江泽民排除万难,攀上权力顶,亦在江的庇荫下步步高升,权高位重。尽管曾庆红目前在中央只排名第五,但实际权力却几乎与胡锦涛不相伯仲。多年来,江对曾亦器重有加。○一年,江泽民登黄山而赋诗,诗中一句“日破云涛万里红”,隐隐有“抑涛(胡锦涛)挺红(曾庆红)”之意,引发诸般忖测。胡锦涛在○二、○三年先后出任总书记及国家主席后,曾庆红亦接掌了中央书记处、中央党校,并担任国家副主席,目前更是港澳事务决策人。如果曾庆红再出任军委副主席,胡锦涛背后的压力并不会因江泽民引退而减轻。”

邱震海(香港)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