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有求难“必应” 微软:坚持信念

2019年1月25日

根据自由之家2018年的网路自由度报告,有部份国家以打击假新闻为由,向中国模式靠拢,表面上是要遏制假新闻,实际上是要限制媒体、打击异议者和阻挡外国的网路服务。

Filmstill Das Microsoft-Dilemma
微软总裁之前猜测,“必应”应该是遭到中国网信办封锁。图像来源: New Docs

(德国之声中文网) 必应 (Bing) 中国站点 (cn.bing.com)在周四(1月24日)晚间恢复连线。在 “无法使用”一天后,微软仍在试图找出原因。

微软总裁史密斯( Brad Smith)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对福克斯新闻说:“这不是第一次发生,而是定期事件......有时当分歧出现时或者与中国政府谈判不利时都会这样。我们仍在厘清这次的状况。”

“必应”传遭封锁的消息一度引发社交媒体用户担忧,怀疑是不是又一外国网站被中国封锁。 像是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等网站长期以来一直被中国网信被以“防火墙”阻挡在外。

延伸阅读:有求不“必应” 中国疑封锁微软搜索引擎

“必应”在中国

微软总裁史密斯说,根据了解,“必应”在中国没有与其他国家相同的法律自由。他说:“但与此同时,我们会坚持信念,为了我们认为重要的原则挺身而出。有时甚至不惜坐下来谈判室,直球对决。”

虽然其竞争对手谷歌在经过审查和黑客攻击后,于2010年关闭了中国的搜索引擎,但“必应”仍继续在中国运营。“必应”一直努力赶上主导市场的的百度。

“必应”一向遵循中国审查规则。例如,在“必应”上搜索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零八宪章起草人刘晓波,网页上会出现讯息表示搜寻结果因当地法律要求而无法显示。图像来源: bing.com

史密斯表示,在审查议题上,微软必须站在用户的立场思考。他说:“我认为今天有趣的是技术和人权、言论自由。这些问题确实相互交集,某些时候也比过去更常发生碰撞......我们因为人权风险拒绝了脸部识别技术等合作案......在我看来,如果你将要从事这个工作,并真正采取行动关心用户。我认为,科技公司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思考这些事情,要有原则,也必须有道德勇气。”

国家审查

根据中国政府的数据,中国是迄今为止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约有8亿人在线。执政的共产党鼓励互联网用于商业和教育,但阻止用户访问新闻机构、维权人士、新疆或西藏权利组织以及其他被认为具有颠覆性的外国网站。习近平2012年上台后,进一部提出了“互联网主权”的概念,强调由北京和地方政府决定公众可以在网上做什么和看到什么的权利。

夏立民/杨威廉 (法新社、美联社)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