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朝鲜官媒:试射远程巡航导弹 精准命中目标

2021年9月13日

朝鲜上周末成功测试一枚远程巡航导弹,金正恩并未到场观摩。分析称,这可能是朝鲜第一种具有核能力的武器,背后代表什麽意义?

Nordkorea Langstreckenkreuzfahrt Raketentest
朝鲜上周末试射一枚远程巡航导弹。图像来源: Yonhap/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朝鲜官媒朝中社周一(13日) 报导称,朝鲜已在上周末成功测试一枚他们所称的新型“远程巡航导弹”,并表示试射成功。分析认为,这可能是朝鲜第一种具有核能力的武器。

朝中社称这些导弹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武器”,在上个周末的测试中,飞行了1500公里,并击中目标,落入该国领海。韩国官媒韩联社报导称,朝鲜当天公布的其最大射程可以覆盖日本大部分地区,与韩军“玄武-3”型巡航导弹不相上下。

路透社称,朝鲜所测试的巡航导弹并未被联合国安理会明确禁止,通常安理会比较关注弹道导弹试射。韩联社则分析,巡航导弹虽易于精确打击,但其速度不如弹道导弹,搭载的核弹头重量也需大幅减轻。

总部位于美国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级研究员潘达(Ankit Panda)指出,该导弹是朝鲜首枚被明定为“战略”角色的巡航导弹。并称“这是一种常见的委婉说法,也就是有已具有核能力的系统。”

目前尚不清楚朝鲜是否已掌握,能制造小到能搭载在巡航导弹上的核弹头所需技术,但金正恩今年曾经表示,开发小型炸弹是国家首要目标。

韩国军方则未透露是否探测到朝鲜的导弹试验,但在周一(13日)表示,目前正与美国合作,进行详细分析。

美国反应

美国军方的印太司令部(INDOPACOM)指出,它知道这些报告,并正在与盟友和合作伙伴进行讨论。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事件突出了(朝鲜)持续发展其军事计划,以及这对其邻国和国际社会构成的威胁”。

朝鲜9月9日举行国庆阅兵,罕见的选在夜晚举行。图像来源: KCNA/REUTERS

韩联社指出,这是朝鲜今年第四次武力挑衅示威。此前朝鲜先后在美国总统拜登就任后的1月22日和3月21日试射巡航导弹,3月25日首次进行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短程弹道导弹试射。

“重要军力”

詹姆斯·马丁核不扩散研究中心(James Martin 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的导弹研究员路易斯(Jeffrey Lewis)指出,中程陆地攻击巡航导弹的威胁不亚于弹道导弹,对朝鲜来说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军力。

路易斯在推特上说:“这是另一种系统,其目的是在防御雷达下,或在其周围飞行”。

分析人士称,巡航导弹和短程弹道导弹可以装备常规炸弹或核弹,在发生冲突时具有破坏力,因为不清楚它们携带的是哪种弹头。

据称,金正恩似乎没有到场观摩导弹试射,朝中社称,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书记朴正天到场观摩。

时间敏感?

这次导弹试射,正发生在美日韩三国的首席核谈判代表在东京举行会议的前一天,另外,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将于周二访问首尔,与韩国外交部长郑义溶会谈。

拜登政府表示,它愿意以任何外交手段实现朝鲜无核化,但没有表现出放松制裁的意愿。美国朝鲜特使金成(Sung Kim)8月曾在首尔说,他准备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与朝鲜官员会面。

朝鲜与韩国今年7月重新启动中断一年的热线电话,为双边打开重启谈判的希望,但随着美国及韩国于8月举办年度军演,朝鲜已单方面停止接听电话,平壤曾警告说这可能引发安全危机。

出席阅兵非金正恩?

另外,日前金正恩出席阅兵仪式,引发日本媒体质疑是否是本人,引发讨论。金正恩9月9日深夜出席建政73周年的阅兵仪式,有日媒引述专家看法称,金正恩一共有12名替身,当天现身阅兵仪式的并非金正恩本人,而这也透露出朝鲜内部政局紧张的真实情况。

中央社引述《日本东京体育网》报导称,金正恩在仪式上的模样与往常不同,因生病减重而减掉逾40公斤,且肌肤光泽宛如20多岁年轻人,这使外界对金正恩是否是本人出席议论纷纷。

曾任韩国国防部朝鲜分析官的日本拓殖大学主任研究员高永喆向日媒表示:“金正恩有12名替身,至今曾有很像金正恩的替身登场过,但这次的替身完全不像,这是第一次有这麽不像的替身登场”。

报导也指出,9日的阅兵也出现与往常不同的情况,例如按照惯例会亮相的新型导弹或武器都没出现,且金正恩身上穿的不是军服,而是罕见地穿西装打领带。

(路透社、法新社、韩联社、中央社等)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