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朝鲜难民与面临考验的中朝关系

2002年9月8日

闯入德国使馆学校的朝鲜难民离开中国的时间至少将推迟至下周。人们估计,这跟北朝鲜建国54周年有关。这样的事情将会继续发生。中朝关系面临重大考验。

歌舞升平的北朝鲜图像来源: AP

今天(9月8日)的种种迹象表明,闯入德国大使馆的朝鲜人离开中国的时间将推迟到下周。德国学校在关门几天后,其240名学生将于星期一重新上课。而那15名朝鲜人(7女8男)将继续被安排在与学校其它部分分隔开的健身房更衣室里。

人们看到,周末不时有使馆汽车驶往学校后面,车里坐着德国外交官和一些陌生人。有人估计是把朝鲜人分批带往中国有关机构去讯问。但德国大使馆对此不置一辞。

推迟的原因,一是时间的自然延长。第一批朝鲜人闯入驻京外交机构时,2、3天内就让他们前往第三国了。后来,由于要验明他们的身份,时间越来越长。8月闯入德国使馆的一个朝鲜女人在10天后才被允许离境。

另一个原因则显然是:正值朝鲜人民共和国建国54周年之际。今天,国家和党的主席江泽民和中国其他领导人向金正日发去了贺函。贺函中保证,中国领导人将努力使中朝之间“伟大的友谊”“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贺函中不提朝鲜目前的严重经济困难,也不提进入中国的大量朝鲜难民问题,而赞扬朝鲜在“经济发展、对外关系和独立、和平地统一祖国大业方面”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朝鲜驻华大使也对中朝之间的友谊大加赞扬,称之为两国的“瑰宝”。

这些都是人们见惯了的共产主义的祝愿词,跟现实是有距离的。一名中国的朝鲜问题专家认为,中朝关系尽管总的还算稳定,但“早已进入了一个低谷”。这位教授(他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认为,北朝鲜推行的是一种“保守的、僵化的、过时的社会主义。”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已经长时间地催促这个难打交道的邻居跟中国一样走上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然而,专家说:“即使他们现在说要开放,那也不是真的。”中国只有少数人知道朝鲜的真相,报纸上作的都是正面的报导。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大批朝鲜难民就开始涌过边界进入中国。这位专家说,一方面,中国维护着跟朝鲜的合作,另一方面,中国尽最大的努力,“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帮助这些人。”但中国政府不承认这大约15万来自朝鲜的人为“难民”,对这个问题的忍耐是有相当限度的。为了吓阻更多的涌入,也为了能够符合跟平壤的谴送协定之要求,中国始终不时地谴送一些朝鲜人回国。

中国的这种做法招来了国际上尖锐的批评。因为这些被送回国的人面临监禁和酷刑。许多北朝鲜人谈到那里可怕的虐待和集中营。有的人甚至面临死刑的危险。

这位中国的朝鲜问题专家认为,中国政府最好能就难民问题跟朝鲜政府达成协议。但也要注意到,中国是唯一对金正日政权还能施加有限的影响的国家。这种影响不能轻易放弃,否则也不利于国际政治的发展。

他说:“中国和北朝鲜之间的友好关系对亚太地区的稳定和朝鲜的和平统一具有积极的影响力。”他认为,中国不会改变对朝鲜难民的做法。“将来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将取决于朝鲜是否能拿出一个起初的改革开放方案来。”只有在北朝鲜人的日子好转,中国与北朝鲜有了更多的交流之后,中国的朝鲜难民问题才会自然而然地解决。(综述:山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