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来自“天堂”的核弹—“曼哈顿工程”

Gero Schließ2015年8月5日

当年的“曼哈顿工程”之庞大和昂贵,不亚于后来的登月工程。12.5万多人日以继夜,抢在德国人之前造出第一枚核弹,几乎无人有任何自我怀疑。

USA Atombombentest Los Alamos
图像来源: Imago/United Archives International

(德国之声中文网)没有人知道,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有多少次驱车在圣菲(Santa Fe)至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的那条公路上奔驰。它是新墨西哥州最幽美的公路之一,路旁景致令人心旷神怡。奥本海默希望,如此美景会让科学家们灵感多多。

洛斯阿拉莫斯农场学院主楼。奥本海默及同事当年就在这里研制核弹图像来源: DW/G. Schließ

群贤毕至

洛斯阿拉莫斯堪称天堂,而同时又是人类首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地。就在这个田园之地,奥本海默引领了“曼哈顿工程”。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立意假手这一工程赢得与希特勒纳粹德国的竞赛,率先制出原子弹。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为这个军事科研项目延揽了大批智者,其规模和阵容,在人类历史上未尝得见。在这些科技界精英中不乏诺贝尔奖金得主,费米(Enrico Fermi)、玻尔(Niels Bohr)和贝特(Hans Bethe)便列阵其中。及至工程末期,不下6000名科学家及家属在洛斯阿拉莫斯生活。在遍布美国全境的各个实验室和生产基地内,共约12.5万人参与了曼哈顿工程。不过,所有线索最后都集中到僻静的洛斯阿拉莫斯,准确地说,是集中到洛斯阿拉莫斯农场学院的那座雅致的房子内。1943年,当局专为曼哈顿工程征用这个著名精英学校,将其作为总部。由于该项目是在纽约的曼哈顿区设计的,人们遂将其称为“Manhattan Engineering District(曼哈顿工程特区)”,以后就干脆简称为“Manhattan Projekt(曼哈顿工程)”。

奥本海默和“曼哈顿工程”负责人格罗夫斯少将(1944.1.1)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Keystone

高昂费用

对美国政府而言,曼哈顿工程具有绝对优先地位,经费实际上没有限制。1940年,启动资金是6000美元,5年后,预算高达20亿。

当地历史博物馆馆长麦克莱纳汉(Heather McClenahan)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开玩笑说,曼哈顿工程是仅次于登月计划的最昂贵项目。她指出,除其中心功用外,洛斯阿莫斯还有一个关键使命:制造出原子弹。具体来说,那就是,以所有可得到的有关铀浓缩及化学清理钚材料的科学结果为基础,制造出有效的原子弹。人们同时研制两种核弹:铀弹和钚弹。

白沙导弹试验场

1945年7月16日,万事俱备。这一天,将实施核爆。人们选择了比铀弹复杂的钚弹,一大原因是,没有足够的铀材料制造出第二枚核弹。

爆炸试验地点是200英里外的白沙导弹试验场(White Sands Missile Range)。白沙导弹试验场面积巨大,相当于宾尼法尼亚州、罗德岛州和华盛顿特区的总和。当年,60个农场主不得不向军方出让自己的农场。

年届90的化学家郝金斯(2015.7.30)图像来源: DW/G. Schließ
首次核爆试验地纪念碑图像来源: DW/G. Schließ

当时的爆炸大炕几乎已难辨识,人们只能感觉到,此地略有倾斜。在四周围绕的安全栅栏上,人们看到一些随意挂在那里的显示爆炸情形的图片。当年,奥本海默和项目总负责人格罗夫斯(Leslie R. Groves)将军从安全的远处观察爆炸现况。当时,目击者们兴奋异常,交口赞誉爆炸的壮美、核蘑菇烟云和耀眼的强光。

大为惊异

核爆试验一个月后,美国人便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上空投下原子弹。参与曼哈顿工程的许多科学家从收音机获悉此事,并大为惊讶。不少人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把握,不敢相信核弹果能成功。曾以化学家身份参与奥本海默团队的郝金斯(William Hudgens)在回忆人们当时的反应时表示,大家的主要感受是,大松了一口气,但没有狂欢,“死了这么多人,我们没有情绪庆祝”。不过,他表示,投原子弹拯救了百万人的生命,因为,此举缩短了战争时间。他知道,很多参与曼哈顿工程的科学家与他看法一致。

郝金斯说,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工作是他一生中的一个极难得机会和最好的事情,因为,原子弹改变了世界。

奥本海默本人则有不同评价。据传,他后来在白宫与杜鲁门总统会晤时表示,他手上从此沾有鲜血。

深深的怀疑感从此伴随着他,直至他逝世。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