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柏林科学家研究中国日常生活技术史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2004年8月14日

中国何时起风行脚踏车?筷子与刀叉相较,孰优孰劣?德国科学家相信,对这些日常技术用品历史的研究是对中国学的新贡献。

上海街头一景-自行车与鸡图像来源: AP

“时代”周报报道了柏林工业大学科学家小组对中国日常技术历史的研究。这是一个得到大众汽车公司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取名为“中国日常技术的历史及民俗学”。主要研究中国人如何组织其日常生活,并从技术上解决生活中产生的需求。该项目负责人弗里契认为,迄今的中国研究过分集中于思想观念领域。因此,她们现在从事的工作具有开拓意义。“时代”周报写道:

4项研究分别涉及服饰、居住、交通和饮食,试图澄清这一问题:一种日常现象有多少侧面,中国的快速变迁对所有这些侧面有着何种影响。其中,接受外国习惯也是侧面之一。这里,自行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研究让人惊讶地看到,自行车在中国流行要比西方晚得多。一直到19世纪末叶,在上海骑车的外国人依然受到嘲笑。对中国上流社会而言,这种满头大汗向前运动的方式绝对有辱斯文,更不用说还要冒众人眼前摔倒在地而出洋相的危险。自行车成为运动的象征其实是共产党在中国建政之后。生产自行车节省原材料,无需耗费能源,符合社会主义理想。

柏林工大的研究人员在河北一些农村的调查发现,许多村民迄今在用电方面至极。某些地方,人们习惯于一间屋子只配一盏15瓦的电灯。那里的许多人是能省则省,比如晚上摸黑如厕,摸黑涮碗。柏林的科学家们不仅自问,如果有朝一日,中国人改变这一习惯,千百万家庭按照西方标准用电,结果又会如何?

“时代”周报继续报道说:

研究筷子发展史的弗里契女士发现,做筷子的材料可以是木头,竹子,塑料,可以是铁,铜,银或兽角,甚至还有象牙和瓷,但绝少采用翡翠。来自湖南的农家子毛泽东一辈子只用最简易的木头筷子。甚至出国访问也不例外。在他看来,筷子是中国人民勤劳和节俭优秀品质的表现。弗里契女士还研究了筷子形状的发展和变迁,例如,从何时开始,筷子分出头和脚的不同部分;科学家如何从夹物效率、夹物精确性以及将菜肴安全送入口中的概率等方面界定最佳筷子。

西方习惯在饮食领域对中国的影响还在民国时代就至少在上层人士那里可以观察到。那时,餐桌上使用刀叉被看成是风雅的表现。但是,共产党建政后,将此斥为堕落。而在崇尚西方的台湾,人们迄今都是既用筷子,也使刀叉。而目前,用刀叉在大陆上也渐成风气。但它反过来又刺激人们使用筷子,以抵抗这种“西化”。赞扬筷子的人说,使用筷子时需调动30多个关节和肌肉,筷子比刀叉更精巧,显示出中国文化的优越。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