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气候

核电救气候 靠谱不靠谱?

Nik Martin
2023年12月10日

在本年度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20个国家签署承诺书,计划在2050年前将各自的核能发电容量扩大到目前的3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此同时,德国等国家依然坚定地挥别核电。核电究竟是不是气候救星?其实际成本究竟有多少?

孟加拉正在建设该国首座核电站
孟加拉正在建设该国首座核电站图像来源: Mohammad Ponir Hossain/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迪拜举行的本年度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上,20个国家几天前签署了承诺书,计划在2050年前将其核电产能扩大到当前的3倍。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该计划如果推行,核电在全球电力占比将从目前的10%扩大到近三分之一。

签署国家表示,如果不扩建核电,世界就无法实现温室气体净排放归零。世界核能协会也称赞承诺书"意义非常重大"。该组织发言人普列斯顿(Henry Preston)对德国之声说:"这是多国领导人首次齐聚气候峰会设立了这样的目标,从而告诉世人核能在净排放归零过程中的重要性。"

几十座新核电站

根据承诺书,这些国家将采取现有核电机组延寿、新建新型反应堆等措施。不过,将核电产能增加到现在的三倍绝非易事。各国政府需要加快审批新核电项目,并做出巨额财政承诺。目前的核电项目往往面临长时间的建设延期,且交付时的耗费远远超过预算。因此,许多分析人士都对最新的承诺表示怀疑。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环境科学教授史密斯(Jim Smith)对德国之声说:"这非常具有挑战性,但并非不可能。"史密斯指出,法国曾经在60年代末到80年代实现了核电产能大跃进,"但考虑到现代反应堆似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投入运行,实现目标将非常困难。"不过,相比还有诸多技术困难的绿色氢能以及依然遥遥无期的核聚变发电,核电站扩能依然更具备可行性。

法国Cruas Meysse核电站冷却塔前的风力发电机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P. Desmazes

核、风、光互补?

核电支持者认为,当阴雨连绵、风平浪静之时,核电就能接替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板,在电网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能源转型的进一步推进,风光资源的不稳定性就越发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挑战。

与此同时,反对核电的环保人士则认为,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实际成本要远远低于核电。

环境科学教授史密斯指出,核能反对者的论据并不完整,因为没有考虑到核电在电网中的重要备份角色。他援引经合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电网中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越高,成本也越高昂,"因为你不得不需要部署更多的备用电池以及抽水蓄能设施。"

尽管核废料处置问题依然未解,欧盟去年依然将核电列入了绿色清洁能源。对于核电产业,这是巨大福音。在此次签署核电扩容承诺书的20个国家中,有13个来自欧洲。其中,仅法国就在去年表示新建6座核电机组,还有8座正在考虑中。

德国核电站退役 后续成本有多高?

01:21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核废料问题

"核能为气候"(Nuclear for Climate)组织发言人巴尔多尼(Mattia Baldoni)对德国之声表示,近年来,核废料管理已经有了巨大进步和创新。"核废料的总量非常有限。全球第一个深层地下处置库将在今后几年投入运行,这表明所有核废料都能安全储存。"

该草根组织是由150多个协会共同发起的,旨在推动核能参与绿色转型。该组织认为,核电是最安全的能源之一,且会越来越安全。

德国政府的立场

不过,就算一些环保主义者能够相信核电的可行性,德国政府可能依然难以被说服。就在今年春天,德国最后的三座核电机组关闭,实现了多年前的"无核化"承诺。由于俄乌战争导致的能源危机,这一举动如今有着巨大争议

德国核能运动组织Nuklearia主席克鲁特(Rainer Klute)表示:"只要绿党还在德国联邦政府内,它就不会在核能方向上做出丝毫改变。"克鲁特批评德国政府忽视了近年来的经济现状以及科技新发现,同时也认为,德国的反核立场并不会持久。因为到了2028年,德国核能法案将面临修订,而坚定反核立场的绿党届时并不一定还在执政联盟中。

克鲁特指出,由于核电缺位,德国在大张旗鼓向绿色能源转型的同时却不得不增加煤炭发电量。而且,由于电费大幅上涨,德国的能源密集型出口行业已经遭受严重损害。"当企业破产或迁往能源更便宜的国家时,我们就会失去就业岗位、税收和繁荣。"

核聚变——人类正在实现无限能源的梦想吗?

02:0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